[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固废垃圾制砂用输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3539.1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4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晋明;孙益群;王忠利;李克恒;申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沃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2 | 分类号: | B02C23/02;B65G1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制砂用输料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固废垃圾制砂用输料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顶部的两侧分别通过一组连接固定板固定安装有支撑主轴Ⅰ,两组支撑主轴Ⅰ之间通过物料输送带传动连接,固定支架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支撑主轴Ⅱ,两组支撑主轴Ⅱ之间通过挤压气囊传动连接,支撑主轴Ⅰ与支撑主轴Ⅱ之间通过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该建筑固废垃圾制砂用输料装置,对于挤压气囊的设置,在利用物料输送带对建筑垃圾进行输送时,可通过挤压气囊的弹性将各种形状大小的建筑垃圾挤压在物料输送带上以对其上的建筑垃圾进行挤压固定,有效地确保了其在输送的过程中不易发生打滑、滚落的现象,稳定性及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固废垃圾制砂用输料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作为城市垃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因其中所含有的废弃混凝土、砖石结构等,使其难以像生活垃圾一样被处理、焚烧以对其进行二次利用,而针对于建筑垃圾,将其破碎、分级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而形成混凝土骨料结构,以代替天然的砂石骨料用于工程建设中,不但可以对建筑垃圾形成二次利用,同时,可有效避免其对于水、土壤以及大气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问题,进而成为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其中,在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的过程中输送是其重要的一环,利用输送带将重量较大的建筑垃圾集中运送至破碎机中,可极大降低人工搬运时的劳动强度,并可有效提高其对于建筑垃圾的输送效率及破碎效率。
但是,现有的带式输送机构对于物料的输送高度存在严重的限制,为提高其对于物料的输送高度就需要不断的延长输送带的长度,以降低其坡度的大小,进而造成现有的带式输送机构的占地面积较大,且对于驱动设备的功率要求较高,而且,建筑垃圾不同于一般的物料,其体积、重量及形状之间的差异较大,在利用带式输送机构将其输送至一定高度进行破碎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类方体结构的建筑垃圾,极易因打滑而导致其上的建筑垃圾发生松动滚落的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故,亟需一种针对于建筑垃圾的带式输送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带式输送机构在输送建筑垃圾时所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固废垃圾制砂用输料装置,具备占地空间小且可输送的高度落差较大、不会因建筑垃圾的打滑而造成其在输送带上发生松动滚落、安全性及可靠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带式输送机构对于物料的输送高度存在严重的限制,为提高了其对于物料的输送高度就需要不断的延长输送带的长度,以降低其坡度的大小,进而造成现有的带式输送机构的占地面积较大,且对于驱动设备的功率要求较高,而且,建筑垃圾不同于一般的物料,其体积、重量及形状之间的差异较大,在利用带式输送机构将其输送至一定高度进行破碎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类方体结构的建筑垃圾,极易因打滑而导致其上的建筑垃圾发生松动滚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固废垃圾制砂用输料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顶部的两侧分别通过一组连接固定板固定安装有支撑主轴Ⅰ,两组所述支撑主轴Ⅰ之间通过物料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支撑主轴Ⅱ,两组所述支撑主轴Ⅱ之间通过挤压气囊传动连接,且挤压气囊位于支撑主轴Ⅱ的上方,所述支撑主轴Ⅰ与支撑主轴Ⅱ之间通过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架,且电机支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与支撑主轴Ⅱ外表面的一侧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气囊采用的是橡胶材质所制作而成的且其外部设为椭圆形结构,同时,在挤压气囊的内腔之中填充有满体积的惰性气体。
优选的,所述物料输送带与挤压气囊之间的位置相互错开,并且挤压气囊位于物料输送带的斜上方,同时挤压气囊的外表面与物料输送带的外表面之间互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组采用的是两组齿轮相啮合的传动方式,以确保物料输送带与挤压气囊之间同步且相向转动,且物料输送带与挤压气囊之间的传动比设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沃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沃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3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