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化器陶瓷发热体包棉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1712.4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8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关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森莱芙(广东)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 |
代理公司: | 东莞技创百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52385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器 陶瓷 发热 体包棉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化器陶瓷发热体包棉的工艺,包括用无纺布或亚麻棉制作一带有两个以上翅片的棉片,所述翅片上有选择地制备翅片耳,然后将翅片沿底片轮廓线折弯,并将翅片耳搭接在另一翅片无翅片耳的一侧边缘;再将陶瓷发热体插入到由翅片围成的棉片桶之中;接下来将已经装入陶瓷发热体的棉片桶插入到中心柱的发热桶之中;本发明的工艺去除了手工包棉的因人而异造成的不一致性,并解决了陶瓷发热体的端面无法封油的问题,在整体的包棉,穿棉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化包棉,提高了效率,而且可以实现多种棉的综合使用,充分发挥出各种棉吸油性能不同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器陶瓷发热体包棉的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雾化器陶瓷发热体包棉方式都是将棉剪裁成片状,通过人工人手将棉一层一层的包裹在陶瓷发热体,此工艺效率低,而且因是人为控制,每个人包裹的紧松程度不同,力道不同,手法不同,一致性很差,如果包裹的松了会出现漏油情况,包裹的紧的会造成供油不足,抽吸时会出现烧焦现象。
又由于陶瓷发热体端面无法实现封油,因此很容易出现漏油现象。
手工包裹棉片效率低下,弊端多多。
经查询,未发现与自动化包棉有关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手工包棉的紧松程度不同,力道不同,手法不同,一致性很差,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雾化器陶瓷发热体包棉的工艺,一揽子解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实施一种雾化器陶瓷发热体包棉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
步骤一、用无纺布或亚麻棉制作一带有两个以上翅片的棉片,所述翅
片与棉片的底片连接,翅片上有选择地制备翅片耳,底片上制备一底片孔;
步骤二、将翅片沿底片轮廓线折弯,并将翅片耳搭接在另一翅片无翅片耳的一侧边缘;
步骤三、将陶瓷发热体插入到由翅片围成的棉片桶之中;
步骤四、接下来,将已经装入陶瓷发热体的棉片桶插入到中心柱的发热桶之中;
步骤五、接下来,调整棉片桶与进油孔的相对位置,使进油孔对准翅片的竖向中心位置,本工艺即告结束。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底片孔的孔径大于陶瓷发热体的通气孔的孔径。
上述方法中,步骤一所述的翅片为四只时,相对的两片不制备翅片耳,另相对的两片左右皆制备翅片耳。
上述方法中,步骤一所述的翅片为四只时,每片翅片或左或右单侧皆制备翅片耳。
上述方法中,步骤一所述的棉片,或无纺布在内层,亚麻棉在外层,或无纺布在外层,亚麻棉在内层。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底片轮廓线或为圆形,或为带圆角的方形,依陶瓷发热体的形态而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工艺是将平面的棉片按陶瓷发热体的形状尺寸,进行立体塑型,将平面的棉片变成立体的棉体,尺寸统一,去除了手工包棉的因人而异造成的不一致性,并解决了陶瓷发热体的端面无法封油的问题,在整体的包棉,穿棉过程中实现自动化包棉,提高了效率,而且可以实现多种棉的综合使用,充分发挥出各种棉吸油性能不同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雾化器陶瓷发热体包棉的工艺的棉片裁切成四个翅片的形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雾化器陶瓷发热体包棉的工艺的棉片裁切成三个翅片的形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雾化器陶瓷发热体包棉的工艺中棉片桶10被制造成功的示意图,凸中显示的压合线71保证了不会漏油;
图4是本发明雾化器陶瓷发热体包棉的工艺中陶瓷发热体8的形态示意图,当然该器件可以有许多种形态;
图5是本发明雾化器陶瓷发热体包棉的工艺中陶瓷发热体插入棉片桶10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森莱芙(广东)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伊森莱芙(广东)医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1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