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管材切割实现尾料自动处理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0999.9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8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阮仲伟;李鹏举;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管材 切割 实现 自动 处理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管材切割实现尾料自动处理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卡盘的夹持余量,设置传感器并且测量所述传感器到原点的距离;2)启动加工,输入参数,并计算出尾料可切割次数;3)使用传感器对管材进行检测,判断是否进入尾料处理阶段;4)当尾料切割次数到达计算次数后,将剩余尾料自动排出。本发明中的基于激光管材切割实现尾料自动处理的加工方法能够不用考虑管材长度,通过传感器检测管材是否加工到接近尾料的时刻,并且自动计算剩余尾料加工次数并且处理剩余的尾料,则可以实现自动化尾料处理流程,最大程度的节省材料,实现循环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管材切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激光管材切割实现尾料自动处理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激光切割设备对管材进行切割加工的过程中,一般会有一定的材料损耗。其中,在管材的原料较长的情况下,则实际加工中,如果直接通过管材长度、工件长度以及卡盘的夹持余量等参数去计算最后一次剩余的尾料,则往往会不够准确,从而出现切割次数少了一次的情况。此外,在批量加工中,每次更换新的一批管材加工,都要重新输入管材长度,则会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即使可以设置同一批管材的长度保持一致从而不需要重新输入管材长度,而在更换下一批管材时,仍然需要对参数进行一定的微调。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管材切割实现尾料自动处理的加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管材切割实现尾料自动处理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卡盘的夹持余量,设置传感器并且测量所述传感器到原点的距离;
2)启动加工,输入参数,并计算出尾料可切割次数;
3)使用传感器对管材进行检测,判断是否进入尾料处理阶段;
4)当尾料切割次数到达计算次数后,将剩余尾料自动排出。
本发明中的基于激光管材切割实现尾料自动处理的加工方法能够不用考虑管材长度,通过传感器检测管材是否加工到接近尾料的时刻,并且自动计算剩余尾料加工次数并且处理剩余的尾料,则可以实现自动化尾料处理流程,最大程度的节省材料,实现循环加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所述原点为进行激光切割的位置。由此,设置了本发明的加工中原点的概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所述卡盘的夹持余量为其中心到所述原点的距离。由此,设置了本发明的加工中卡盘的夹持余量的具体计算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所输入的参数为步骤1)中设置和测量的各数值以及工件的长度。由此,描述了步骤2)中所输入的具体参数内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尾料可切割次数为所述传感器到所述原点的距离与所述卡盘的夹持余量之差再除以工件的长度。由此,描述了步骤2)中尾料可切割次数的计算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将计算出的尾料可切割次数显示在尾料监控界面中。由此,尾料监控界面可用于显示尾料可切割次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监控界面中还显示有尾料已切割次数以及尾料切割中。由此,描述了尾料监控界面中的其他显示项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监控界面中还具有尾料复位功能键。由此,描述了尾料监控界面中的功能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中,当传感器检测不到管材时,则判断进入尾料处理阶段。由此,设置了本发明的加工判断进入尾料处理阶段的具体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4)中,还根据尾料剩余长度自动判断所述卡盘是否可以夹持。由此,避免出现因尾料过短使得卡盘无法夹持而掉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新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09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