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库回顶施工方法及回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7426.0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3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程飞;周春雨;王亚坤;赵伟鹏;周龙;毕磊;付树立;刘鹏;薛晓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2D29/045;E02D31/00;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梁轶聪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库 施工 方法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库回顶施工方法及回顶结构,属于回顶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车库回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施工情况,确定顶层顶板的承载荷载分布点;在承载荷载分布点对应的结构梁之间跨设转换钢梁;根据转换钢梁搭设情况确定需要加固的结构梁、以及用于加固结构梁的反顶钢梁的尺寸;在每一层车库中,在需要加固的结构梁的底面增设反顶钢梁;在反顶钢梁与下层顶板相对应的结构梁之间、或在反顶钢梁与基础结构之间竖直支设反顶钢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库回顶施工方法施工便捷、节约成本、简便美观、受力体系可控,提供了的一种车库回顶结构施工便捷、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后续拆解方便、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顶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库回顶施工方法及回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的施工场地越来越小,施工完成的地下车库顶板上往往需要进行堆载、行车、施工;由于施工车库设计荷载往往不能达到施工荷载的要求,就需要对地下车库顶板进行回顶支撑。
现阶段车库回顶往往通过支撑架体(钢管扣件架体、盘扣式架体、轮扣式架体等)进行,导致满堂是回顶,这种回顶方式,浪费人力物力,施工速度慢、施工不便捷、施工效果不好,整体受力体系不可控。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发明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便捷、节约成本、简便美观、受力体系可控的车库回顶施工方法,同时提供了一种施工便捷、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后续拆解方便、节约成本、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可实施车库顶面的正常施工的车库回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库回顶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顶层顶板上的施工情况,分析并确定顶层顶板的若干个承载荷载分布点;
步骤S2:在顶层顶板的所述承载荷载分布点所在处相邻的结构梁之间跨设转换钢梁,将承载荷载分布点的荷载传递到相对应的结构梁上,也即,将堆载、行车等施工对顶层顶板的面载荷转换为转换钢梁的线载荷,避免承载力较低的顶层顶板承受因施工引起的载荷,进行保证车库的顶层顶板结构不受扰动;
步骤S3:根据转换钢梁搭设情况,分析并确定需要加固的结构梁、以及用于加固所述结构梁的反顶钢梁的尺寸,以适应因增设转换钢梁带来的结构梁承载力的变化;
步骤S4:在每一层车库中,在由步骤S3确定的需要加固的所述结构梁的底面水平增设所述反顶钢梁,所述反顶钢梁平行于所述结构梁,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施工便捷,节省人力物力;
步骤S5:在所述反顶钢梁与下层顶板相对应的所述结构梁之间、或在所述反顶钢梁与基础结构之间竖直支设反顶钢管,减少加固后结构梁的跨径,同时增加结构梁受力的传递路径。
利用此方法进行车库回顶施工,施工便捷、节约成本、简便美观,在保证车库的顶层顶板结构不受扰动的同时,保证车库顶面施工正常;同时,在此方法施工前,可预先对转换钢梁、反顶钢梁、反顶钢管的尺寸进行分析计算,受力体系可控。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步骤S5还包括:所述反顶钢管与所述下层顶板相对应的所述结构梁之间、以及所述反顶钢管与所述基础结构之间垫设钢板,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支撑效果,从而进一步保证车库回顶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钢板的厚度设置为30-35mm。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反顶钢管沿相对应的所述反顶钢梁的中垂线设置,布局合理,保证施工便捷,节约成本、节省人力物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7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