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容量细胞摇瓶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7086.1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君;王进产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富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06 | 分类号: | B29C49/06;B29C49/28;B29C49/42;B29C49/48;B29C49/64;B29C49/78;C12M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细胞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细胞摇瓶的生产方法,属于塑料制品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大容量的细胞摇瓶的生产问题,利用具有注塑装置、注塑单元、加热单元、吹塑单元、排出单元以及输送单元的全自动一体式吹塑设备进行生产,采用的生产设备、生产原料以及生产方法能够保证成品细胞摇瓶可复制性的批量生产,解决了市场短缺大容量摇瓶的问题;本发明将工艺方法各个工序衔接紧密,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优化了加热工序中的分段加热的参数,吹塑工序中的吹塑模具,解决了大容量摇瓶一次成型问题,并利于大容量摇瓶成型稳定,并保证了成品摇瓶的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制品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容量细胞摇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市场上细胞摇瓶的规格多为1L以下的小容量产品,例如125mL、250mL、500mL、1000mL,这些小容量的细胞摇瓶能够较好的适用于实验培养或者中试细胞培养,并不适用于生产中的细胞培养,因此对于生产型企业需要大容量的细胞摇瓶产品来提高产能,那么对于大容量的细胞摇瓶就有需求,而目前市场无法满足大容量的细胞摇瓶的需求。
现有的摇瓶多时采用挤吹工艺成型的塑料瓶,采用挤吹工艺的瓶子出模后需要机械或是人工销除多余的夹胶,有的还需要打磨修整瓶口,并且还会在瓶底有合模线夹口,使得塑料摇瓶失去稳定性,并且加工工艺复杂、工序多,且需要耗费人工进行打磨修边。
现有专利号为201080059124.7的大型容器用预塑形胚以及大型容器以及大型容器的制作方法,其中公开了用于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以下也称为PET)树脂构成且容量为10升以上的大型容器的大型容器用预塑形坯以及大型容器以及大型容器的制造方法,但并不用适用于细胞摇瓶生产;另有专利号为201980031157.1的吹塑方法、吹塑模具以及吹塑设备,其中公开了一种吹塑设备,包括注射单元、注塑单元、温度调节单元、取出单元以及输送装置,但没有公开细胞摇瓶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大容量的细胞摇瓶的生产,提供一种大容量细胞摇瓶的生产模具,并配套提供一种大容量细胞摇瓶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容量细胞摇瓶的生产方法,利用具有注塑装置、注塑单元、加热单元、吹塑单元、排出单元以及输送单元的全自动一体式吹塑设备进行生产,包括如下工序步骤:
步骤一,注塑工序,由注塑装置向注塑单元进行生产原料注入形成瓶胚,所述瓶胚为具有圆弧凸底的柱形胚体结构,瓶胚的开口处进入输送单元,并通过输送模具挤压成型,形成具有外螺纹的瓶口;
输送模具是由两个对半的模具组合形成,且输送模具可开合,即第一半输送模具和第二半输送模具组合形成输送模具,并且第一半输送模具和第二半输送模具可由输送单元中的机械装置带动完成开合动作;
步骤二,加热工序,通过输送单元将瓶胚从注塑单元移动到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对瓶胚进行分段加热;
步骤三,吹塑工序,通过输送单元将加热后的瓶胚从热单元移动到吹塑单元,利用吹塑模具对瓶胚进行吹塑成型,并冷却固定形状,获得成型的瓶体;
步骤四,排出工序,通过输送单元将成型的瓶体从吹塑单元移动到排出单元,然后输送单元中的第一半输送模具和第二半输送模具打开,再由排出单元将瓶体推出全自动一体式吹塑设备外。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的第一半输送模具和第二半输送模具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在开合板上的空心圆台,空心圆台中空部贯通开合板,并且空心圆台下端部内壁上具有内螺纹。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的分段加热,以PETG材料为生产原料,具体参数为:瓶口的加热温度为240℃~250℃,瓶胚前段的加热温度为230℃~240℃,瓶胚中段的加热温度为220℃~230℃,瓶胚后段的加热温度为220℃~2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富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富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7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