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玻璃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6218.9 | 申请日: | 2021-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6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碧峰;李向东;赵晓新;曹炳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那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19/16 |
代理公司: | 江苏盐城世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26 | 代理人: | 陈海琳 |
地址: | 2247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玻璃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玻璃杯,包括杯身、活塞杆、连接套、限位凸点和限位孔,所述杯身内部悬空有内胆,且内胆顶部与杯身顶部熔接,所述杯身与内胆之间留有隔热层,且内胆外表面电镀有银镀层,所述隔热层底部安装有储油罐,且储油罐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储油罐内部固定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活塞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储油罐顶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该双层玻璃杯,设置有储油罐和导热油,转动旋转件,旋转件通过螺纹杆与活塞杆配合推动活塞板,使储油罐内的导热油进入隔热层内部,继而填充杯身与内胆之间的间隙,便于内胆内的温度向外界散发,方便内胆内的水快速降温,便于饮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玻璃杯。
背景技术
高硼玻璃经过600°以上的高温即可烧制呈玻璃杯,而玻璃杯通常分为单层玻璃杯和双层玻璃杯,其中双层玻璃杯相比单层玻璃杯具有更加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现有的双层玻璃杯的隔热保温效果通常无法调整,在需要快速饮用玻璃杯内的水时,保温效果强反而成为了缺点,使得现有的双层玻璃杯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现有的双层玻璃杯在放入茶叶时,其内部的茶叶长时间持续与水接触,导致茶水浓度偏高,影响茶叶的饮用效果,使用起来不够实用,在现有的双层玻璃杯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限制,双层玻璃杯内部夹层无法进行抽真空,导致现有的双层玻璃杯的保温隔热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玻璃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双层玻璃杯的隔热保温效果通常无法调整,在需要快速饮用玻璃杯内的水时,保温效果强反而成为了缺点,使得现有的双层玻璃杯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现有的双层玻璃杯在放入茶叶时,其内部的茶叶长时间持续与水接触,导致茶水浓度偏高,影响茶叶的饮用效果,使用起来不够实用,在现有的双层玻璃杯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限制,双层玻璃杯内部夹层无法进行抽真空,导致现有的双层玻璃杯的保温隔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玻璃杯,包括杯身、活塞杆、连接套、限位凸点和限位孔,
所述杯身内部悬空有内胆,且内胆顶部与杯身顶部熔接,所述杯身与内胆之间留有隔热层,且内胆外表面电镀有银镀层,所述隔热层底部安装有储油罐,且储油罐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储油罐内部固定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活塞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储油罐顶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储油罐外侧固定连通有通气管,且通气管设置在隔热层内部,所述储油罐内部填充有导热油,所述隔热层内部开设有环槽,且环槽内部镶嵌有橡胶垫圈,所述储油罐底部贯穿开口与锁紧件螺纹连接,且开口开设在杯身底部,所述活塞杆贯穿储油罐底部与活塞板固定连接,且活塞杆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锁紧件外侧转动连接有旋转件,所述螺纹杆底部固定在旋转件一侧;
所述连接套底部与杯身顶部螺纹连接,且连接套与杯身之间设置有环片,所述杯身内部悬空有外茶漏,且外茶漏内部贴合设置有内茶漏,所述外茶漏与环片之间以及连接套与内茶漏之间均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外茶漏外侧开设有第二滤网,同时内茶漏外侧开设有第一滤网,所述连接套顶部螺纹连接有杯盖。
优选的,所述杯身顶部设置有限位凸点,且限位凸点镶嵌在限位孔内部,同时限位孔开设在环片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凸点与限位孔配合限制环片的旋转角度,起到固定环片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杯身的中心线与内胆的中心线重合,且内胆底部与通孔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储油罐内的导热油经过通孔进入隔热层内部。
优选的,所述储油罐内导热油的体积等于隔热层的容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油完全进入隔热层时,使导热油完全填充杯身与内胆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那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那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62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