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肝星状细胞的仿生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200765.6 申请日: 2021-10-13
公开(公告)号: CN113925856B 公开(公告)日: 2023-06-30
发明(设计)人: 程朝霞;聂广军;赵颖;祁迎秋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277 分类号: A61K31/277;A61K47/34;A61P1/16;B82Y5/00;B82Y40/00
代理公司: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代理人: 蔡文雅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靶向 星状 细胞 仿生 纳米 药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靶向肝星状细胞的仿生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可有效解决目前靶向肝星状细胞的纳米载体通常是利用化学修饰的方法将靶向配体修饰在纳米药物表面,合成较为繁琐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利用肝星状细胞的同源靶向功能,包裹诱导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的疏水性小分子药物BAY 11‑7082,通过超声共挤出的方法得到具有肝星状细胞靶向的纳米药物,本发明仿生纳米药物可以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减少胶原分泌,缓解炎症微环境最终达到抗肝纤维化的目的,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生物相容性好,是仿生纳米药物上的创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是一种靶向肝星状细胞的仿生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肝纤维化是长期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脏持续修复的过程,其特征是各种病因导致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其中包括胆汁酸淤积、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以及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等。肝纤维化是一个高度动态和可逆的过程,比其他任何类型的器官纤维化都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小分子、蛋白质、siRNA、miRNA和质粒等多种药物被用于抗纤维化治疗。然而,迄今为止未能提供有效的抗纤维化治疗,尚未有抗肝纤维化的药物获批。肝星状细胞(HSCs)在肝纤维化的病理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正常肝脏中,肝星状细胞位于窦周间隙,主要功能是储存脂滴,处于静息状态。当肝脏发生慢性损伤后,肝星状细胞被激活,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具有收缩、促炎和增殖等特性,合成并分泌大量的胶原,是纤维化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调节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或促进其凋亡来抑制肝星状细胞合成分泌胶原的能力在许多研究中表明可以减缓肝纤维化进程。肝损伤时由于肠道细菌和肠壁通透性增加,门脉系统和血液循环中的LPS水平增加。LPS通过HSCs表面TLR4活化NF-kB。活化的HSCs内NF-kB活性增加,导致炎症因子表达升高,放大肝脏炎症损伤反应,促进了HSCs存活。有研究表明NF-kB抑制剂BAY 11-7082可以诱导HSCs凋亡,延缓肝纤维化进程。由于BAY 11-7082溶解性差,全身使用会对机体产生副作用。因此,将BAY 11-7082高效递送至肝星状细胞,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是肝纤维化治疗的一个有效策略。

肝脏特殊的生理解剖特征使特定粒径和表面性质的纳米颗粒在肝脏中积累。与大多数其他组织不同,肝窦内皮细胞没有基底膜,且含有窗孔。因此,在没有聚集或蛋白结合等干扰的情况下,在全身注射后,大多数纳米颗粒表现出快速的被动肝脏积聚。库普弗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取随着纳米颗粒粒径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大尺寸的纳米颗粒会更快地在肝脏中积累,血液循环时间也会更短。随着纳米颗粒粒径的减小,库普弗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取也会减少,体内循环时间延长,增加了其他肝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取机率。通常,粒径小于150nm的纳米颗粒可以避免被库普弗细胞摄取,穿过肝窦内皮细胞窗孔,然后到达肝星状细胞和肝细胞。正常的肝窦内皮细胞有窗孔,直径在50-200nm。因此,静脉注射直径小于200nm的纳米颗粒可以通过肝窦内皮细胞窗孔。然而,在纤维化肝脏中,抗纤维化药物无法顺利到达肝星状细胞中发挥作用。因为肝星状细胞只占肝细胞总数的5-8%。此外沉积在窦周间隙的ECM和内皮细胞的失窗孔化抑制了抗纤维化药物在肝脏的富集,到达肝星状细胞的药物减少了。因此靶向递送药物至肝星状细胞是成功治疗肝纤维化的关键因素,目前靶向肝星状细胞的纳米载体通常是利用化学修饰的方法将靶向配体修饰在纳米药物表面,合成较为繁琐。因此,靶向肝星状细胞的纳米载体的改进和创新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靶向肝星状细胞的仿生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可有效解决目前靶向肝星状细胞的纳米载体通常是利用化学修饰的方法将靶向配体修饰在纳米药物表面,合成较为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利用肝星状细胞的同源靶向功能,包裹诱导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的疏水性小分子药物BAY 11-7082,通过超声共挤出的方法得到具有肝星状细胞靶向的纳米药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0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维拉帕米在制备预防、减轻或延缓椎间盘退变产品中的用途-202310913869.4
  • 赵长清;陈颜;曹贤坤;秦安;杜晗;赵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023-07-24 - 2023-10-03 - A61K31/277
  •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公开了维拉帕米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异构体、前药、多晶型物或溶剂化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椎间盘退变产品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应用TBHP诱导氧化应激构建椎间盘退变模型,观察维拉帕米对椎间盘退变的治疗作用,通过观察氧化应激和椎间盘退变表型的相关指标以评估维拉帕米对于椎间盘退变的治疗作用。并且通过蛋白印迹试验以证明维拉帕米抑制氧化应激缓解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椎间盘内氧化应激参与加速退变,维拉帕米通过降低TXNIP蛋白的异常上调,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细胞外基质降解、凋亡及炎症延缓椎间盘退变,为退变治疗指出了新方向。
  • 比卡鲁胺在制备防治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202310848877.5
  • 寇俊萍;宫帅帅;代玉洁 - 中国药科大学
  • 2023-07-12 - 2023-09-19 - A61K31/277
  • 本发明公开了比卡鲁胺在制备防治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选择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凝血系统紊乱导致的脑出血模型,即凝血酶诱导的脑出血模型,探究比卡鲁胺对其的改善作用。实验表明,比卡鲁胺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小鼠脑出血量、脑出血面积、脑水肿、伊文思蓝渗漏以及神经功能损伤,对维持血脑屏障(BBB)的完整性具有改善作用。因此,比卡鲁胺可用于制备防治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 特立氟胺在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中的应用-202310894947.0
  • 周荣斌;张少羽;徐文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23-07-20 - 2023-09-12 - A61K31/277
  • 本发明涉及特立氟胺的新应用,本发明对特立氟胺发掘了新的医疗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特立氟胺能在体外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特立氟胺可通过非共价键直接与NLRP3的NACHT结构域的Walker A区域结合,进而抑制炎症小体组装,达到抑制炎症小体活化的目的。在动物实验中可以治疗多种NLRP3炎症小体相关疾病,包括尿酸结晶堆积导致的痛风、腹膜炎,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
  • 一种靶向肝星状细胞的仿生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2111200765.6
  • 程朝霞;聂广军;赵颖;祁迎秋 - 郑州大学
  • 2021-10-13 - 2023-06-30 - A61K31/277
  • 本发明涉及靶向肝星状细胞的仿生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可有效解决目前靶向肝星状细胞的纳米载体通常是利用化学修饰的方法将靶向配体修饰在纳米药物表面,合成较为繁琐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利用肝星状细胞的同源靶向功能,包裹诱导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的疏水性小分子药物BAY 11‑7082,通过超声共挤出的方法得到具有肝星状细胞靶向的纳米药物,本发明仿生纳米药物可以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减少胶原分泌,缓解炎症微环境最终达到抗肝纤维化的目的,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生物相容性好,是仿生纳米药物上的创新。
  • MEK1/2抑制剂U0126在治疗CAR T细胞引起的CRS中的应用-202211673639.7
  • 王兴兵;王迎香;丁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22-12-26 - 2023-06-23 - A61K31/277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MEK1/2抑制剂U0126在治疗CART细胞引起的CRS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不同浓度梯度U0126对mTHP1、Raji、Nalm6和CAR‑T细胞的影响;U0126对CART引起的CRS反应的影响;U0126对靶向CD19的CAR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U0126可显著降低由CART细胞与Raji/Nalm6等淋巴瘤细胞共培养上清刺激的巨噬细胞mTHP1而释放的大量炎症因子,可明显抑制CRS,有望成为治疗CRS的新靶点,U0126在CRS方面的新应用可拓展其在医药技术领域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方向。
  • 维拉帕米作为抑菌活性成分的应用-202111445637.8
  • 刘红亮;魏淑珍;陈志伟;李秀云;李树成;毛思迪 - 山东理工大学
  • 2021-11-30 - 2023-06-23 - A61K31/277
  • 本发明涉及抗菌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维拉帕米作为抑菌活性成分的应用。为了解决现有抗生素容易产生毒性反应或者出现新的耐药细菌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维拉帕米作为抑菌活性成分的应用,实验研究发现,维拉帕米可显著抑制多种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的生长,且未产生抗药性。此外,发明人还发现维拉帕米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抑制效果不明显。
  • 提高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和减轻术口疼痛的药物贴片-202310138497.2
  • 曹刚;曹竣;裴芳 - 赣州市立医院
  • 2023-02-20 - 2023-05-05 - A61K31/277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以提高远端桡动脉路径穿刺成功率和减轻术口疼痛的药物贴片,本发明采用可以提高远端桡动脉路径穿刺成功率和减轻术口疼痛的药物贴片包括涂布压敏胶的TPU膜、Pe膜、药物制剂和离型膜,药物制剂涂布于预先涂布压敏胶的TPU膜上,TPU膜另一面覆Pe膜,药物制剂冷却后覆盖离型膜。本发明通过白芷制备方法采用盐渍法处理白芷鲜品,利用高浓度食盐使植物细胞中的水分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下渗出,从而达到快速降低植物中水分的目的,也能抑制各种微生物的活动,防止发生腐烂或霉变等变质现象;大大提高药物贴片的质量;同时,通过乙醇制备方法制备的乙醇质量高,有利于药物贴片的制备。
  • 一种萘腈类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202211182855.1
  • 玉万国;汪煦;贺子元 - 广西科技大学
  • 2022-09-27 - 2022-12-16 - A61K31/27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萘腈类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具体是一种2‑(亚氨基)‑萘腈类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2‑(亚氨基)‑萘腈类衍生物对结肠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神经胶质癌和乳腺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表现出优良的抗肿瘤特性,可以作为抗肿瘤的先导药物分子,在研制抗肿瘤药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一种自组装纳米药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202210998085.1
  • 林君;孟琪;马平安;丁彬彬;逄茂林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2022-08-19 - 2022-11-18 - A61K31/27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组装纳米药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自组装纳米药物由三价铁和α‑氰‑4‑羟基肉桂酸反应形成。所述自组装纳米药物制备方法简单,在水溶液且室温条件下进行,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可重复性强,能够实现批量制备,且原料成本低廉,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药物包封率,对α‑氰‑4‑羟基肉桂酸的包封率不低于85%,同时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选择性,能够用于制备肿瘤治疗药物,可以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 加洛帕米在制备抗鸡球虫损伤药物中的应用-201910543825.0
  • 王彦辉;李自波;刘兵;李国辉;焦金英;孙少辉;孟祥;张宁;姬星宇 - 河南益华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2019-06-21 - 2022-09-23 - A61K31/277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加洛帕米在制备抗鸡球虫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加洛帕米用于制备抗鸡球虫损伤药物。具体为将加洛帕米和常规抗球虫药复配制备成抗鸡球虫损伤药物。本发明将加洛帕米应用于感染鸡球虫病的雏鸡,发现可显著降低雏鸡的病变值,具有对受损组织的抗损伤作用,不会造成因动物机体损伤修复迟缓而影响生长发育;与采食仅含有抗球虫药饲料的患病雏鸡相比,采食了含有抗球虫药和加洛帕米饲料的患病雏鸡的相对增重率提高了3.89%~8.15%;与采食不含药物的饲料的患病雏鸡相比,采食了含有抗球虫药和加洛帕米饲料的患病雏鸡的相对增重率提高了18.08%~22.34%。
  • 一种磷酸化激活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应用-202210447557.4
  • 刘兴君;孙衍刚 - 南通大学
  • 2022-04-26 - 2022-06-28 - A61K31/27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化激活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应用,该抑制剂为U0126。本发明用一种抑制剂阻断ERK信号通路,具体涉及p‑ERK受体抑制剂即U0126,通过结扎小鼠后腿浅层血管来建立外周血管痛模型,用免疫荧光法评估了假手术对照组和外周血管痛模型组小鼠同侧L4‑5DRG中p‑ERK的表达,进一步用免疫荧光法评估ETAR与p‑ERK在小鼠L4‑5DRG中的共表达,然后采用药理学方法来评估p‑ERK受体抑制剂即U0126在外周血管痛中的作用。U0126是一种特异性的p‑ERK阻断剂,研究发现,在外周血管痛模型中的不同时期,通过中枢局部(鞘内)给予U0126,都能治疗外周血管痛。
  • 一种PD-1/PD-L1抑制剂及其应用-202011283913.0
  • 陈鲲;蔡银怡;樊静;李文甫;蔺佳雨;许洁虹;杜俊熹;吕鹏程 - 广州大学
  • 2020-11-16 - 2022-02-18 - A61K31/277
  • 本发明涉及分子免疫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PD‑1/PD‑L1抑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PD‑1/PD‑L1抑制剂包括S‑氰甲基‑L‑半胱氨酸,通过释放H2S促进淋巴细胞的活化,下调PD‑1基因表达,并下调肝癌细胞PD‑L1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PD‑1/PD‑L1通路,阻断癌细胞免疫逃逸反应,以增强淋巴细胞对HepG2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增强了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还增强了小鼠免疫功能,并且还可以有效增强肿瘤靶向药物N电子等排体鸢尾苷的喹啉衍生物的抑癌作用。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