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TM32的新型弱电配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9352.0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9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严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鹏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m32 新型 配电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弱电配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TM32的新型弱电配电系统,包括由RS485通讯模块相连接的STM32控制模块和STM32电源模块。STM32电源模块用于数据采集和电源输出,STM32电源模块上连接有第一EEPROM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过压过流保护模块、自动输出识别模块。STM32控制模块用于输出远程指令来实现不同的配电方式,STM32控制模块上连接有第二EEPROM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本发明采用STM32控制模块对弱电配电进行控制,通过远程指令实现多种不同弱电配电方式的自由切换,集智能化、自动化操作于一体。模块化的设计,各功能模块既有独立性,又可通过STM32控制模块实现相互的关联。功能模块采用接口连接方式,便于安装和维修维护,同时具有可扩展性,实现系统功能的多样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弱电配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TM32的新型弱电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基建概念的普及,各类弱电智能设备在一定区域内密集部署成为常态,此类建设场景对智能供电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广泛使用的弱电配电箱系统是采用PLC作为核心控制器,受PLC资源和功能的局限,已不能满足智能化、自动化、全方位安全保障的一体化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TM32的新型弱电配电系统,通过逻辑电路与控制电路配合,结合功能性模块,为每路供电提供输出切换供电电压、开断供电输出、读取输出电参数、保护输出电路安全等多种不同的弱电配电方式,通过远程指令实现多种不同弱电配电方式的自由切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STM32的新型弱电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STM32控制模块、STM32电源模块、第一EEPROM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过压过流保护模块、自动输出识别模块、第二EEPROM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其中,
所述STM32电源模块用于数据采集和电源输出,STM32电源模块上分别连接有第一EEPROM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过压过流保护模块、自动输出识别模块,第一EEPROM模块用于实时读写STM32电源模块在运行时的故障信息和设定系统参数,同时外接设备可读取系统第一EEPROM的信息,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STM32电源模块的电压和电流,自动输出识别模块用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自动输出或远程指令进行切换。
所述STM32控制模块通过RS485通讯模块与STM32电源模块相连接,STM32控制模块用于输出远程指令来实现不同的配电方式,STM32控制模块上分别连接有第二EEPROM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第二EEPROM模块用于用于实时读写STM32控制模块在运行时的故障信息和设定系统参数,同时外接设备可读取系统第二EEPROM的信息,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屏,用于参数设置及远程数据读取、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输出识别模块连接有交直流输出模块,用于根据远程指令输出所需的电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流采集电路和电压采集电路,所述电流采集电路和电压采集电路与STM32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屏为触摸式显示屏,显示屏与STM32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TM32控制模块上还连接有温湿度采集模块,所述温湿度采集模块包括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TM32控制模块上设置有DI和DO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鹏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鹏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9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