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的新型一体化基站自组织网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9205.3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0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姚劲松;俞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16/10 | 分类号: | H04W16/10;H04W28/24;H04W40/24;H04W76/10;H04W74/08;H04W8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新型 一体化 基站 组织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的新型一体化基站自组织网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自组织网络节点通过自定义的自组织网空口进行连接,形成上下游关系,构成新型一体化基站自组织网系统;所述自组织网络节点包括:自组织基站SO‑gNB、自组织核心网SO‑5GC以及自组织终端SO‑MT;所述自组织基站SO‑gNB实现5G基站的功能包括集中单元和分布单元;所述自组织核心网SO‑5GC包括5G核心网,是一个完整的5G核心网;所述自组织终端SO‑MT是自组织5G终端,包含一个5G终端的完整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通信和专网通信融合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5G的新型一体化基站自组织网系统及方法,更为具体地,涉及基于5G的新型一体化基站自组织网技术,用于抢险救灾、野外救援、煤炭矿山、机场隧道和车载机动通信场景中的自组织网技术。
背景技术
5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讯技术,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it。5G目前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增强型的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海量连接的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MTC),以及高可靠、低时延的联网应用(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并规定了包括频谱效率、峰值速率、时间延迟、可靠性、连接密度及用户体验速率等多个维度的关键技术指标。比如吞吐量1~10Gbit/s,端到端延迟1ms,容量提高1000倍,可用性99.999%,覆盖率100%,节省90%网络能耗。围绕这些指标5G网络引入了异构密集网络、大规模天线(Massive MIMO)、毫米波通信、新型波形复用与信道编译码、网络虚拟化与切片技术等关键技术作为支撑。
5G一体化基站(包含5G基站和核心网的一体化基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多用于抢险救灾、野外救援、煤炭矿山、机场隧道和车载机动通信场景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等特点,可以快速覆盖需要通信的区域。但是目前5G一体化基站只能最为一个孤岛覆盖服务一片独立的几百米区域,如果目标覆盖区域较大,跨度为几公里或者几十公里时,单个一体化基站则无法实现覆盖,需要多个一体化基站才能覆盖,并且一体化基站间没有合适的通讯手段(野外或者紧急场景更为困难),此时如何在野外没有基础设施支撑的情况下实现多个一体化基站间的互联互通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5G技术并具有低成本、高速率和快速部署特点的一体化基站自组织网技术。
专利文献CN101127663B(申请号:200710121753.8)公开了一种移动自组织网络接入一体化网络的系统及方法,是一种将移动自组织网络接入一体化化网络的网络体系结构,以及移动自组织网络与一体化网络之间的路由建立和数据分发的方法,本发明移动节点MN、接入交换路由器ASR、映射服务器IMS、认证中心AC,运行步骤是发现及建立路由,接入交换路由器的发现以及移动自组织网络内部路由的建立过程;移动节点的注册过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5G的新型一体化基站自组织网系统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5G的新型一体化基站自组织网系统,包括:多个自组织网络节点通过自定义的自组织网空口进行连接,形成上下游关系,构成新型一体化基站自组织网系统;
所述自组织网络节点包括:自组织基站SO-gNB、自组织核心网SO-5GC以及自组织终端SO-MT;
所述自组织基站SO-gNB实现5G基站的功能包括集中单元和分布单元;
所述自组织核心网SO-5GC包括5G核心网,是一个完整的5G核心网;
所述自组织终端SO-MT是自组织5G终端,包含一个5G终端的完整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未经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9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