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混凝土墙局部渗漏的修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97449.8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安雪蕾;陆海玉;张志阔;刘猛;宋金平;王其超;贾连杰;黄旭;张祥星;宋海波;王淼;章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E02B9/00;E02D37/00;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李圆圆 |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混凝土 局部 渗漏 修补 工艺 | ||
1.一种水下混凝土墙局部渗漏的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非触水墙面上圈定渗漏区域;
S2、在渗漏区域的底部安装汇水机构,使汇水机构与非触水墙面密封固定,汇水机构用于将沿着非触水墙面往下流的渗漏水隔断且导流到墙面外;
S3、在渗漏区域周围的非触水墙面上固定第一密封机构,使第一密封机构与非触水墙面密封固定,第一密封机构的中部开设通孔,使渗漏区域及汇水机构位于通孔内;
S4、确定与渗漏区域连通的触水墙面上导水裂纹的位置,并将导水裂纹的位置转换到非触水墙面上的映射区域;
S5、在映射区域的中部安装第二密封机构,使第二密封机构与非触水墙面密封固定,第二密封机构的中部开设通孔;
S6、穿过第二密封机构中部的通孔钻设贯穿混凝土墙的注浆孔,注浆孔打通后迅速抽出钻头,将内部穿设钢绞线的注浆管迅速插入到注浆孔中,注浆管与第二密封机构中部的通孔密封固定;
S7、在水下高清摄像头的辅助下,将钢绞线的内端拉到混凝土墙顶,将钢绞线的内端与模壳的中部固定,钢绞线的外端与隔水紧固件连接,然后将模壳下放到水中,使模壳充分扣设在导水裂纹及其周围的触水墙面上;
S8、在非触水墙面一侧,拉紧钢绞线的外端,使模壳紧扣在触水墙面上,模壳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垫片,在钢绞线的牵拉下模壳的边缘密封抵靠在触水墙面上,实现模壳内腔的隔水密封;
S9、模壳的上部连通有进气管,模壳的下部连通有排水出气管,利用排水出气管对模壳和混凝土墙内的裂隙进行抽水排水,待无水可抽出时,利用进气管和第一密封机构的中部的通孔向模壳和混凝土墙内的裂隙内长时间进气,使裂隙和空腔面表面尽量干燥;
S10、在注浆管的内端套设环形密封气囊,环形密封气囊与穿设在注浆孔内的导气管连通,通过导气管向环形密封气囊充气,使环形密封气囊膨胀,密封住注浆管与注浆孔间的空隙;
S11、通过注浆管向模壳的内腔注入水泥浆液;
S12、待模壳内腔的水泥浆液凝固后,向注浆管和注浆孔之间的孔隙以及混凝土墙内的裂隙内注入灌缝胶,在注入灌封胶的过程中环形密封气囊内的气体排出;
S13、待灌缝胶凝固后,拆除第一密封机构和第二密封机构,同时将非触水墙面外的注浆管截断,然后涂刷墙面,即可完成混凝土墙局部渗漏的修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混凝土墙局部渗漏的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汇水机构包括呈弧状或者弯折状的接水槽,接水槽的内侧边缘设置有翻折边,翻折边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翻折边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密封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混凝土墙局部渗漏的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第一密封机构和步骤S5中的第二密封机构均包括密封块,密封块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同心布置的环形隔板,密封块上还开设若干个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混凝土墙局部渗漏的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确定与渗漏区域连通的触水墙面上导水裂纹的位置的方法为:
通过第一密封机构中部的通孔向裂隙内加压通气,通过水下高清摄像头观察触水墙面上的气泡产生位置,然后从墙顶下放标杆到导水裂纹的最上方和最下方位置,通过距离换算转换到非触水墙面上的映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混凝土墙局部渗漏的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通过第一密封机构中部的通孔向裂隙内加压通气的方法为:
待非触水墙面上的用于固定第一密封机构的胶粘剂固化后,取具有外螺纹的第一连接管头并在连接管头的外侧缠绕止水带,将第一连接管头与第一密封机构的中部的通孔通过螺纹配合拧紧,然后用环箍管夹把第一连接管头与橡胶导管连接,通过橡胶导管向第一密封机构中部的通孔进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混凝土墙局部渗漏的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注浆管与第二密封机构的固定连接方法为:
在注浆管上焊接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管头,注浆管插入注浆孔后,将第二连接管头与第二密封机构中部的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74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