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技术资源动态感知与路由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95798.6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1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崔银江;贾希旺;储晓露;金少军;蔡耀中;许丹海;王涛;童业诚;柳先辉;林志坚;吴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6 | 分类号: | G06F16/9536;G06F16/955;G06F16/957;G06F16/215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技术 资源 动态 感知 路由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资源动态感知与路由方法,充分考虑到了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并且利用时间局部性的原则来利用缓存缓解网络压力,加快用户的访问速度。除此之外,本发明为了充分利用缓存服务器的空间,当缓存服务器存在空闲空间时,技术资源调度中心会使用基于Item的协同过滤算法计算当前缓存服务器接下来最可能访问的资源,并主动推送到该缓存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技术资源动态感知与路由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拥有多个技术资源提供者的高用户量系统中,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往往是根据技术资源的详细地址即URL去访问技术资源提供者所提供的接口,当访问量过大时,技术资源提供者承受的访问量过大,容易造成服务器宕机,服务速度缓慢等问题。用户的频繁访问也会造成网络压力过大,技术资源重复传输等问题。缓存服务器常用于解决这类问题。缓存服务器利用数据访问的时间局部性原则,即当前访问的资源,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有更高的概率被再次访问。在缓存服务器中存放的一般是用户近期访问过的技术资源,用户下次访问这个相同的资源时,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无需再去资源提供者处请求。缓存一般使用内存或其他高性能的硬件作为储存介质,有更高的访问速度。
目前的缓存系统常常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即资源提供者中存放的数据与缓存服务器中存放的数据版本不同,用户在访问时优先获取缓存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出现了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除此之外,缓存服务器常常存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缓存服务器的空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当访问量比较低时缓存服务器大量空间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资源动态感知和路由方法,能够组织协调多个技术资源提供者所提供的技术资源,供多用户访问,能够支持大量的访问请求。除此之外,本发明在缓存服务器中加入了推荐算法,对缓存服务器的空闲空间加以利用,提高了缓存服务器的利用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技术资源动态感知与路由方法,针对的对象包括技术资源调度中心、技术资源提供者服务器和缓存服务器数据,技术资源调度中心与技术资源提供者服务器以及技术资源调度中心、技术资源提供者服务器与多个缓存服务器数据通信,其特征在于:
-在技术资源提供者服务器中为技术资源数据增加一张表,用于记录当前数据在哪些缓存服务器中被缓存过;
-在缓存服务器中包含两张表,分别是技术资源提供者的地址表和数据表,技术资源提供者地址表包含两个字段,分别是技术资源提供者的URL前缀和它的IP地址,用于本地找不到该技术资源时将用户的请求路由给技术资源提供者;数据表中存放的内容为最近访问过的数据,每条数据包含三个属性,分别是当前数据的URL、当前数据的具体内容和存入时的时间。数据不设置过期时间,当缓存服务器的储存空间所剩不多时会自动删除存入时时间最早的数据,从而清理出空间使得缓存服务器可以继续存放其他数据,在删除数据时需要给当前数据所在的技术资源提供者发送信息,从而更新技术资源提供者的服务器中的缓存服务器字段;
-当技术资源提供者服务器的数据变动时,技术资源提供者服务器依据所述表,及时通知所有储存了该数据的缓存服务器,从而实现数据一致性;
-当缓存服务器存在空余空间时,技术资源调度中心根据缓存服务器中存在的当前技术资源,计算该缓存服务器接下来最可能被访问到的资源,并将该资源推送到该缓存服务器,保持当前缓存服务器的高利用率。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同时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技术资源提供者保存了技术资源所在的缓存服务器的IP地址,当该数据变动时能及时通知到这些缓存服务器。
按照地理位置和使用密度设置多个缓存服务器,用于存储近期被访问过的数据,在使用密度比较大的地区增加缓存服务器的数量,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的吞吐率和访问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未经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5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紧油缸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