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场所聚集人群疏散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5556.7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付佳;冯灏;张软玉;曾阳阳;尹玄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枫树谷(成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10/04;G06F16/29;G06F16/28;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何筱茂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驱动 公共场所 聚集 人群 疏散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场所聚集人群疏散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公共场所的场景相关信息数据和公共场所的人群特征数据;根据公共场所的场景相关信息数据,构建公共场所二维离散地图;根据公共场所二维离散地图,设置导航点,构建路径地图;根据导航点的位置分布,采用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区域定位方法对人员进行定位,得到人员的位置信息;根据公共场所的人群特征数据,采用公共场所人员分类方法对公共场所人员进行分类,得到待疏散人群的分类结果;根据分类结果,按照人员类型设置导航目的地;并根据导航目的地及人员的位置信息,更新路径地图,生成各类人员的导航路径;从而得到三维地图上导航点离出口的最短有效距离,作为疏散路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和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场所聚集人群疏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虽然公共安全是各级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和随时强调的重要问题,但是突发灾难仍然防不胜防。比如体育场馆、音乐会演出场所、地铁、商场、宾馆等人群聚集地,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恐袭、地震等突发事件,直接的一次受灾人群往往是局部的、少量的,但是由于恐慌情绪在人群中弥散,会造成个体认知能力下降,丧失场地探索能力、路径规划能力和对其他行人运动的预测能力,进而大幅降低个人的自主导航和避免碰撞的能力。其后果是个体有效行动速度降低和个体之间发生碰撞的概率上升,并进一步引发整个人群涌现出各种灾难性行为(如拥挤、踩踏等群体事故),引起二次或多次伤害。另一方面,由于公共场所,人群流动性大,大部分人对场馆空间结构不了解,也没有应急逃生的经验,所以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自主探索获得优化的逃生路径,进一步降低了其有效行动的速率,最终延误了最佳逃离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最后,公共场所还存在一些生理上导航、行动和避障能力较弱的群体,比如残疾、老人、孕妇和小孩等,他们的有效行动能力、避免碰撞的能力以及自主导航的能力均存在生理上的限制,所以很难自主完成逃生,并且由于其缓慢和低效的行动,会降低逃生通道的有效容量,甚至可能作为新的碰撞障碍源头,引发碰撞和拥堵,进一步加剧群体的疏散风险。
而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自发的人群逃生行为方法或者简单的路径规划方法进行逃生,定位不准确,不能根据人群进行个性化的逃生方案制定和路径规划导航,疏散效果差,极易引起碰撞、拥堵和踩踏等恶性事件,从而增加了突发事故中的二次和多次人员伤害,带来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自发的人群逃生行为方法或者简单的路径规划方法进行逃生,定位不准确,不能根据人群进行个性化的逃生方案制定和路径规划导航,疏散效果差,极易引起碰撞、拥堵和踩踏等恶性事件,从而增加了突发事故中的二次和多次人员伤害,带来严重的后果。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场所聚集人群疏散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能够通过人群的运动信息,以及人群中每个个体的特征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本发明开发了相应的算法对人群进行分类,并据此进行个性化的逃生方案制定和路径规划导航,从根源上避免了碰撞、拥堵和踩踏等恶性事件,从而大大降低了突发事故中的二次和多次人员伤害。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场所聚集人群疏散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公共场所的场景相关信息数据和公共场所的人群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公共场所的场景相关信息数据,构建公共场所二维离散地图;
根据所述公共场所二维离散地图,设置导航点;通过所述导航点和相邻导航点的距离,构建路径地图;
根据所述导航点的位置分布,采用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区域定位方法对公共场所的人员进行定位,得到人员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公共场所的人群特征数据,采用公共场所人员分类方法对公共场所人员进行分类,得到待疏散人群的分类结果,所述分类结果包括自助型、助他型、被助型和一键求助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枫树谷(成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枫树谷(成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55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