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及该系统的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4869.0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8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康裕;邓登;易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澳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10;C02F9/0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陈世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 渔业 循环 养殖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箱体,所述箱体用于养殖鱼苗,所述箱体内设有溢水台,该溢水台上设有拦网,该拦网用于阻拦箱体内的鱼苗;
溢水管,所述溢水管设于所述拦网内部,且溢水管向下贯穿所述溢水台,该溢水管用于使箱体内多余的水不断溢出,所述溢水管为可伸缩结构,且溢水管上管口的溢出高度始终低于拦网的顶部高度;
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过滤池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活塞块,该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于所述活塞块两侧,所述活塞块为空心结构,活塞块的上下两表面均贯穿有若干通孔,且进水口、出水口和通孔处均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用于使过滤池内只能从进水口流动至出水口,所述活塞块内竖向依次水平设有过滤棉层、中级过滤层、高级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
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设有过滤网架,该过滤网架用于过滤蓄水池内的水;
其中,所述溢水管底部通过排水管与所述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出水口与蓄水池的导水管相连接,蓄水池的导液管与箱体的进水管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管由螺纹管和外管组成,所述外管固定安装于所述溢水台内,所述外管的内部可转动的设有螺纹管,该外管的顶部固定有螺纹管套,且螺纹管套与所述螺纹管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的内部设有从动轮,该从动轮为内齿轮,所述从动轮与置于螺纹管内的驱动轮相啮合,该驱动轮通过驱动杆与一号电机可转动连接,且一号电机通过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拦网上,所述驱动轮上贯穿有若干让位孔,该让位孔用于使螺纹管内的水流动到外管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块的上表面设有活塞杆,该活塞杆外表面设有螺纹,且活塞杆向上贯穿过滤池后与套管采用螺纹连接,该套管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过滤池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带轮,该从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带轮相连接,该主带轮通过电机盒内的二号电机驱动,且电机盒设于所述过滤池外表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外侧罩有罩壳,该罩壳底部固定连接至过滤池上表面,且皮带可移动的贯穿罩壳一侧侧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侧面上设有维修口,该维修口处可拆卸的设有端盖,活塞块靠近维修口的一侧设有开口,该开口处可拆卸的设有盖板,且维修口与开口相对应,所述活塞块内的过滤棉层、中级过滤层、高级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可依次穿过开口和维修口取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棉层、中级过滤层、高级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靠近盖板的一侧端面均设有凹槽,该凹槽中部均设有勾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曝气管,该曝气管用于向蓄水池内提供臭氧。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蓄水池内的水通过固定至导液管上的水泵泵送至箱体内;
第二步,箱体内的水溢流至溢水管和排水管上;
第三步,启动二号电机,主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带轮旋转,使得套管位于过滤池上表面转动;
第四步,活塞杆在套管的螺纹作用力下上下移动,使得活塞块位于过滤池内上下移动;
第五步,通过活塞块对过滤池内上下两侧的水所产生的压力,使得位于活塞块下侧的水受压穿过活塞块后流动至活塞块上侧;
第六步,水流在穿过活塞块的过程中会依次穿过过滤棉层、中级过滤层、高级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进行多次过滤和除味;
第七步,位于活塞块上侧的水受到活塞块上移的压力从出水口和导水管流到蓄水池内;
第八步,进入蓄水池内的水则会经过过滤网架的再次过滤后流动至蓄水池的导液管上;
第九步,启动气泵,通过曝气管向蓄水池内提供臭氧,利用臭氧对蓄水池内的水进行氧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澳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澳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48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