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步压装药用模拟炸药的惰性填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4634.1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3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佘新继;张保良;薛晓仓;谢向阳;甘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北方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B23/00 | 分类号: | C06B23/00;C0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庄振乾 |
地址: | 47467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步 药用 模拟 炸药 惰性 填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步压装药用模拟炸药的惰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其惰性填料由硫酸铵、铝粉、氟橡胶、葵二酸二异辛酯、卵磷脂、复合蜡和胶体石墨组成,通过原材料准备称量→硫酸铵粉碎→氟橡胶溶解→硫酸铵的粘接和包覆→造粒→筛选→烘干→混合→物理性能分析检测→包装装箱制备而成,解决了以往惰性弹装填密度低、工艺符合性差、装填质量差、制备生产过程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工艺技术难题,制备的惰性填料能够模拟弹体分步压装A‑Ⅸ‑Ⅱ和RL‑F炸药真实的工艺过程、技术状态和装药效果,满足了惰性弹的装填要求和弹体分步压装药工艺技术研究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武器弹药中惰性弹的装填,具体涉及一种分步压装药用模拟炸药的惰性填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武器弹药中的惰性弹是指用等质量的惰性材料来代替炸药装药和弹体内功能件的辅助弹丸。这种惰性装填材料一般要求与接触的弹体及零部件具有相容性,装填后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符合装填性能和保证装填密度,满足使用和贮存要求。惰性弹主要用于火炮、发射药、发射装药、弹道器材、引信、发火件、曳光管、药筒及装配弹体等产品的试验预验收及新产品研究试验,鉴选标准火炮、标准弹药和弹道器材等。
弹体分步压装药法是在分步压装机上,利用螺旋杆上下往复和旋转复合运动,将散粒状炸药输入弹体药室并压紧的连续装药过程或装药方法。分步压装药法的工作原理是:装药时,螺旋杆在分步压装机压头带动下实现上下往复和旋转复合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不压药时(螺旋杆向上)旋转输药,压药时(螺旋杆向下)螺旋杆停转压药。当螺旋杆下方炸药达到一定密度值后,其抗压力超过设定的油压反压力时螺旋杆后退,通过螺旋杆不断地输药和压药将炸药装满弹体,并使其达到预期的装药密度。分步压装药法可用于装填中大口径的榴弹、迫击炮弹、火箭弹战斗部等,目前在弹体装药领域应用广泛。
弹体分步压装药对炸药的要求主要有:
(1)炸药的流散性要好,以散粒状为好,这对输药和压药都有益处。流散性是指固体颗粒物质流动、分散和装填入壳体的难易程度,是反映粉体是否易于流动的一种重要特性,是粒子表面状态、表面特性和晶体形状的重要反映,直接影响炸药装药的生产效率。流散性好,可减少螺旋杆在输药过程中将炸药挤碎成为粉末状,保证输入炸药流畅,压力平稳,又可防止装药时糊住螺旋杆和堵住漏斗套管口部,引起送药中断造成“卡壳”;
(2)炸药应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因为塑性好的炸药在较小的压力下能获得较高的密度;
(3)炸药机械感度不应太高。因为在装药过程中螺旋杆与炸药产生一定的冲击和摩擦,机械感度太高容易发生危险,一般高能炸药须经过钝化处理后方可使用。
可用于分步压装药法的炸药以往只有A-Ⅸ-Ⅱ(钝黑铝)炸药一种,组分含量为:钝化黑索今80%,铝粉20%。然而由于A-Ⅸ-Ⅱ炸药中含有大量易飞扬的铝粉,设备在装药过程中,生产现场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给现场操作的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研制出新型分步压装药用含铝粘结RL-F炸药,组分含量为:RDX 74%,铝粉20%,钝感剂4.5%, 粘结剂1.5%。RL-F炸药将A-Ⅸ-Ⅱ炸药中的钝感剂改为了粘结钝感剂,低比压成型性优势明显,能量与之相当,感度有所降低,明显改善了铝粉飞扬现象。
以往惰性弹弹体分步压装药法装填的惰性填料的典型的配方为硫酸铵:铝粉:钝感剂(例如石蜡、硬脂酸等)=76%:20%:4%。在装药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惰性填料配方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填料本身的密度低。由于该惰性填料的理论最大密度为1.92g/cm3,明显低于A-Ⅸ-Ⅱ和RL-F炸药的理论最大密度1.96g/cm3,直接造成弹体装填该惰性填料时的装填密度偏低,最大只能达到1.64g/cm3,远达不到A-Ⅸ-Ⅱ和RL-F炸药分步压装药的真实装药密度(≥1.72g/cm3,最大密度达到1.76g/cm3),不能模拟炸药真实的分步压装药工艺过程和装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北方红阳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北方红阳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4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航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云sim的智能烹饪机器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