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井用电液坐封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3262.0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汤光银;张大国;陈国川;潘通林;敬果;张载春;万小博;凌勇;赵航;樊勇;彭鸿云;陈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航天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6 | 分类号: | E21B23/06;E21B2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代春;郭云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用电 液坐封 工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井用电液坐封工具,包括依次连接的泵站系统、换向阀和液压缸筒,所述液压缸筒内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伸出所述液压缸筒,所述活塞杆将所述液压缸筒的内腔分为后端的第一油腔和前端的第二油腔,所述换向阀呈二位四通阀结构,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站系统泵送液压油进入所述第一油腔,以推动所述活塞杆向前伸出;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泵站系统泵送液压油进入所述第二油腔,以推动所述活塞杆向后缩回,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结构稳定可靠,坐封过程易于控制,可有效提高坐封成功率,降低施工难度,减小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射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井用电液坐封工具。
背景技术
桥塞是用于油气井中对不同油气井层位的封隔工具,便于对不同油气层进行分期开采,具有施工工序少、周期短、卡封位置准确的特点。桥塞坐封是指通过一定的工具,将桥塞输送至油气井的某个位置,并释放桥塞使其固定于油气井中。桥塞坐封工具是指将桥塞输送至井下要求的位置,并将桥塞释放,是桥塞的辅助推送坐封工具。
在油气井开采时需要使用桥塞坐封实现层间封隔,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桥塞坐封工具是火药式电缆桥塞坐封工具,该坐封工具原理是利用火药燃烧时产生的高压气体为源动力推动桥塞实现坐封,这种坐封工具使用火药燃烧产生的助推力来坐封桥塞,使得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且维护复杂,并且,现场使用火药导致安全隐患高,难以控制导致坐封成功率不高,且还具有设备长度较长,无坐封状态反馈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的火药式电缆桥塞坐封工具利用火药燃烧时产生的高压气体为源动力推动桥塞实现坐封,导致坐封成功率不高、施工难度大且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油气井用电液坐封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气井用电液坐封工具,包括依次连接的泵站系统、换向阀和液压缸筒,所述液压缸筒内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伸出所述液压缸筒,所述活塞杆将所述液压缸筒的内腔分为后端的第一油腔和前端的第二油腔,所述换向阀呈二位四通阀结构,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站系统泵送液压油进入所述第一油腔,以推动所述活塞杆向前伸出;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泵站系统泵送液压油进入所述第二油腔,以推动所述活塞杆向后缩回。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利用泵站系统提供的高压液压油为源动力,通过切换换向阀的状态改变液压油流向,实现活塞杆推出或缩回,从而带动桥塞实现坐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火药式电缆桥塞坐封工具利用火药燃烧时产生的高压气体为源动力推动桥塞实现坐封,导致坐封成功率不高、施工难度大且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稳定可靠,坐封过程易于控制,可有效提高坐封成功率,降低施工难度,减小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所述泵站系统包括泵站缸筒,所述泵站缸筒内设有可滑动的无杆活塞和泵站系统;所述无杆活塞、泵站缸筒和换向阀形成封闭的第三油腔,所述泵站系统设于所述第三油腔内,所述第三油腔通过所述换向阀和所述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相连通,当泵站系统泵送第三油腔内的液压油进入第一油腔的同时,第二油腔内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三油腔;当泵站系统泵送第三油腔内的液压油进入第二油腔的同时,第一油腔内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三油腔,活塞用于在泵站缸筒内随第三油腔体积变化而滑动以平衡内外压强。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阀内设有四条通道,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站系统的油嘴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油腔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油腔连通;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泵站系统的油嘴通过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油腔通过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三油腔连通,将油腔之间的连接通道设置在换向阀内部,并根据换向阀所处的状态切换不同的连接通道,换向阀对通道形成防护,保证液压油输送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航天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航天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3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