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排桩支护桩间土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3234.9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7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严孝彩;廖成皓;林霄宇;许龙云;陆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金鼎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8;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焕清 |
地址: | 365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桩间土 加固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坑排桩支护桩间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支护桩体(1)以及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护桩体(1)之间以对桩间土体进行防护的防护网体(2),所述防护网体(2)的一侧贴合于桩间土体,相邻两个支护桩体(1)之间设置有覆盖于防护网体(2)的防护浆料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桩支护桩间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体(1)包括灌注筒体(11)、内置于灌注筒体(11)的钢筋笼体(12)以及填充于灌注筒体(11)的混凝浆料,所述灌注筒体(11)包括外筒体(111),外筒体(11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113),所述钢筋笼体(12)包括中心管(121)、一对固定连接于中心管(121)两端的固定架(122)、多个位于两所述固定架(122)之间且固定连接于中心管(121)的连接架(123)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架(122)之间且穿设于连接架(123)的支撑杆(124),所述中心管(121)的轴向平行于外筒体(111)的轴向,多个连接架(123)沿中心管(121)的轴向分布,所述连接架(123)沿中心管(121)的径向滑移连接有活动插设于第一通孔(113)的安装杆(126),所述中心管(121)设置有调节安装杆(126)滑移的调节组件(4),所述防护网体(2)固定连接于安装杆(126)外露于外筒体(111)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桩支护桩间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沿轴向滑移连接于中心管(121)的调节杆(41)以及铰接于调节杆(41)的铰接杆(42),所述铰接杆(42)的另一端铰接于安装杆(126),所述中心管(121)开设有供调节杆(41)滑移的滑移腔,所述中心管(12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连通于滑移腔以供铰接杆(42)穿过的第一滑槽(1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桩支护桩间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22)包括固定环(1221)以及多根固定连接于固定环(1221)和中心管(121)之间的固定杆(1222),所述固定环(1221)和中心管(121)同轴设置,多根固定杆(1222)绕中心管(121)的周向分布,支撑杆(124)穿设于固定环(1221),支撑杆(124)的两端具有螺纹段,支撑杆(124)的螺纹段螺纹连接有抵接于固定环(1221)的锁紧螺母(1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桩支护桩间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23)包括连接环(1231)以及多根固定连接于连接环(1231)和中心管(121)之间的连接杆(1232),连接环(1231)和中心管(121)同轴设置,多根连接杆(1232)绕中心管(121)的周向分布,连接杆(1232)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杆(124)穿设于连接环(1231),所述连接杆(1232)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1233),所述连接杆(1232)设置有滑移连接于第二滑槽(1233)的第一滑块(1234),第一滑块(1234)的侧壁铰接有加强杆(1235),相邻两个第一滑块(1234)之间的加强杆(1235)呈铰接设置,所述安装杆(126)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块(123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桩支护桩间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26)的端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27),所述防护网体(2)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第二通孔(12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桩支护桩间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11)设置有将第一通孔(113)封堵的凝胶体,凝胶体能够被安装杆(126)捅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桩支护桩间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11)的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三滑槽(114),第三滑槽(114)的槽口延伸至外筒体(111)的上端面,所述固定架(122)凸出设置有滑移连接于第三滑槽(114)的第二滑块(12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金鼎建筑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金鼎建筑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32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