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仰卧起坐测试计数方法、装置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2837.7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3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章珠明;曹礼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鸿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71/06 | 分类号: | A63B71/06;A63B24/00;A63B23/02;G06V40/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燕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觉 技术 仰卧起坐 测试 计数 方法 装置 介质 | ||
1.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仰卧起坐测试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根据获取的准备图片,判断测试人员是否符合准备动作标准,若符合,则开始测试计数,并进入步骤2;若不符合,则进行提示;
步骤2、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获取所有图片,并判断每张图片中的动作状态类型,以及在该动作状态的保持时长,若该动作状态的保持时长小于设定阈值,则将该图片删除,否,则进入步骤3;所述动作状态类型包括:S0、S1、S2以及未知动作状态,各动作状态所表示的动作如下所示:
S0:平躺状态;
S1:右肩膀节点与右臀部节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15度,且小于等于50度;
S2:右肩膀节点与右臀部节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50度,且右膝关节节点与右臀部节点的连线和右臀部节点与右踝关节节点的连线的夹角大于右肘关节节点与右臀部节点的连线和右臀部节点与右踝关节节点的连线的夹角;
不属于S0、S1以及S2的状态均为未知动作状态;
步骤3、判断前后图片是否符合完成一次仰卧起坐,若均符合,则进行计数加1;否,则不计数;
步骤4、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至完成测试,之后显示结果;
所述步骤1中的准备动作标准包括:
平躺朝向正常状态的判断依据:若右耳节点的X轴方向坐标值小于右肩膀节点的X轴方向坐标值小于右臀节点的X轴方向坐标值,或者右耳节点的X轴方向坐标值大于右肩膀节点的X轴方向坐标值大于右臀节点的X轴方向坐标值;则为平躺朝向正常状态;
平躺状态的判断依据:右肩膀节点与右臀部节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15度时,为平躺状态;
膝盖角度正常弯曲状态的判断依据:右臀部节点与右膝盖节点的连线和右膝盖节点与右踝关节的连线的夹角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则为膝盖角度正常弯曲状态;否,则为膝盖角度异常弯曲状态;
双手抱头状态的判断依据:若右耳节点与右手腕关节的距离小于右耳节点与右肘关节节点的距离的一半,且左耳节点与左手腕关节的距离小于左耳节点与左肘关节节点的距离的一半,则为双手抱头状态;否,则为双手未抱头状态;
准备动作标准需达到平躺朝向正常状态、平躺状态、膝盖角度正常弯曲状态以及双手抱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仰卧起坐测试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动作状态的保持时长具体为:
动作规范异常一计数器:当双手未抱头状态,此动作规范异常一计数器加1;
动作规范异常二计数器:当膝盖角度异常弯曲状态,此动作规范异常二计数器加1;
动作规范异常三计数器:处于S2,且右肩膀节点与右臀部节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50度,且右膝关节节点与右臀部节点的连线和右臀部节点与右踝关节节点的连线的夹角小于等于右肘关节节点与右臀部节点的连线和右臀部节点与右踝关节节点的连线的夹角,此动作规范异常三计数器加1;
状态计数器Count:表示当前动作状态,本次状态发生时所采集到的次数,用于计算该状态持续时长;
未知状态计数器Cnone:表示当前动作状态为未知状态,本次状态发生时所采集到的未知动作次数,用于计算该状态持续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仰卧起坐测试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具体为:
获取完成一次仰卧起坐的连续图片,
a、若图片依次顺序为:S0、S1、S2、S1:则表示本次仰卧起坐数据有效,进入d;
b、若图片依次顺序为:S0、S1、S0:则表示无S2,语音播报双手未过膝盖;
c、若图片依次顺序为:S2、S1、S2:则表示无S0,语音播报未平躺;
d、如果在S0、S1或S2中,出现动作规范异常一计数器的值大于等于设定阈值一,则语音播报双手未抱头;
e、如果在S0、S1或S2中,出现动作规范异常二计数器的值大于等于设定阈值二,则语音播报膝盖角度异常;
f、如果在S2中,出现动作规范异常三计数器的值大于等于设定阈值三,则语音播报双手未过膝盖;
未发生以上b,c,d,e,f的异常时,表示本次数据有效,测试计数器加1,且播报加完后的数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鸿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恒鸿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28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