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柜通用散热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及机柜环境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2068.0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兵;李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德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03C3/017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胡丽华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柜 通用 散热 高效 空气 过滤 系统 环境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柜通用散热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包括空气放大器、承载龙骨、引流风机、导风槽、引流管、分流管及驱动电路,引流风机和导风槽嵌于承载龙骨内,引流风机下端面与导风槽连通,上端面通过引流管与至少两条分流管连通,分流管分别与各空气放大器及作业风口连通,驱动电路与承载龙骨外表面连接,另分别与静电吸附网、引流风机电气连接。机柜环境管理方法包括系统设置及调温净化作业等两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本发明设备结构集成化、模块化程度及设备使用、降温作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降低了设备运行能耗,同时还可有效的实现对机柜内部粉尘、液滴等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柜通用散热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及机柜环境管理方法,属调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降温除尘设备时当前确保配电柜、电控柜、网络机柜等机柜设备稳定运行时的重要设备,如专利申请号为“202020326360.1”的“一种电力柜的降温除尘结构”、专利申请号为“202022050849.3”的“一种带有降温除尘功能的无死角式内循环换气配电柜”、专利申请号为“201910789620.0 ”的“一种吹风降温除尘的电力用配电柜”及专利申请号为“202010838680.X ”的“一种吹风降温除尘的电力用配电柜”等设备或技术,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同时满足对机柜降温和除尘过滤作业的需要,但一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降温、净化系统设备结构复杂,运行能耗大,热交换作业效率低,从而导致设备运行机柜降温除尘效率低下的同时,也导致了机柜内设备安装空间收到降温、除尘设备挤占,严重影响了机柜的综合使用性能;另一方面当前的机柜用制冷、除尘净化设备的结构相对复杂且结果单一固定,往往无法根据机柜设备结构类型机机柜内热源、污染源位置精确调整降温、除尘作业的位置,从而导致当前机柜用制冷、除尘净化设备通用性差、设备运行效率低下,从而难以有效的满足机柜稳定运行和降低机柜运行维护成本的需要。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机柜用调温净化设备及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柜通用散热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及机柜环境管理方法。
一种机柜通用散热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包括空气放大器、静电吸附网、承载龙骨、引流风机、导风槽、引流管、分流管、作业风口及驱动电路,承载龙骨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且轴向截面呈矩形的柱状框架结构,引流风机和导风槽嵌于承载龙骨内并与承载龙骨同轴分布,引流风机下端面与导风槽连通,上端面通过引流管与至少两条分流管连通,分流管间相互并联,且其中一条分流管分别通过导流支管与各空气放大器连通,另至少一条分流管与若干作业风口连通,空气放大器至少两个,嵌于承载龙骨下端面并环绕承载龙骨轴线均布,且空气放大器轴线与承载龙骨轴线相交并呈90°—120°夹角,空气放大器间相互并联,且各空气放大器前半部嵌于导风槽内并与导风槽连通,后半部位于导风槽外并与外部环境连通,静电吸附网至少一个,嵌于导风槽内,与引流风机同轴分布并位于引流风机下方及空气放大器轴线上方,作业风口若干,各作业风口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且各作业风口均布在同一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虚拟圆柱体的外侧面位置,同时各作业风口轴线均与虚拟圆柱体轴线相交并呈30°—120°夹角,驱动电路与承载龙骨外表面连接,另分别与静电吸附网、引流风机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风槽包括主风管、承载腔、导流板、绝缘垫块,所述承载腔为横断面呈矩形的闭合腔体结构,所述承载腔侧壁设若干环绕承载腔轴线均布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轴线与承载腔轴线相交并垂直分布,且每个导流孔均包覆在一个空气放大器前半部外并与空气放大器同轴分布,所述承载腔上端面设于承载腔同轴分布的排气口,并通过排气口与主风管连通并与主风管同轴分布,所述导流板若干,嵌于承载腔内,与承载腔内侧面、底部及顶部垂直连接,环绕承载腔轴线均布并均布在相邻两个空气放大器之间位置,且导流板前端面位于主风管外,与主风管外侧面间距为0—10毫米,所述静电吸附网嵌于承载腔内,位于排气口正下方,通过绝缘垫块与导流板前端面相互连接,且各静电吸附网沿承载腔轴线从上向下均布,所述静电吸附网表面总面积为承载腔底部面积的3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德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德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2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