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维码图案的跨平台电子印章及认证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1931.0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2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徐翔;张亦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7/14;G06F21/64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尹伟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维码 图案 平台 电子 印章 认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图案的跨平台电子印章及认证方法与系统,跨平台电子印章包括数据印章区和环绕设置在数字印章区外周的数据标识区,数据标识区包括多个首尾顺次相邻设置并形成环形二维码图案的单元格,每个单元格采用彩色进行填充,且所有单元格填充的颜色形成的编码与对应的数字印章平台一一对应关联设置。本发明通过在数据印章区的外周设置由不同彩图填充的单元格组成的二维码图案,这样通过单元格的颜色组合可以比较方便地区分对应的数字印章平台,从而方便不同平台之间共用,提高电子印章的通用性,同时,通过二维码图案可以携带盖章文件的相关信息,方便识别后进行认证,大大提高了数字印章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印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图案的跨平台电子印章及认证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时代催生传统办公模式向信息化办公模式转变,以纸质文书为主的文件流转方式逐渐被电子文书的形式取代。为了确保电子文书能够与传统纸质文书具有相同的公信效果,电子形式的印章成为重要组成要素,电子印章技术随即产生。电子印章是物理印章的印模图片与数字证书相结合的产物,其加盖的电子文件具有与使用物理印章的纸质文件同等的法律效力。外观上,电子印章保留与实体印章相同的视觉效果,符合物理印章的使用习惯与体验。结合CA数字证书,电子印章技术实现用印人身份信息实时可查,提升印章真伪鉴别能力和鉴别及时性。
由于在电子印章使用过程中,印章管理员必须经CA认证中心身份认证并获得唯一性数字证书后才可用印,因而使用电子印章的文件具备不可篡改性与不可抵赖性。但是电子印章在实际应用中还是用一些缺陷,现有电子印章平台众多且各自独立,需要使用电子印章进行文件签署,必须在同一平台完成整个操作,不能进行跨平台签署,这个缺陷限制了电子印章的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图案的跨平台电子印章及认证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二维码图案的跨平台电子印章,包括数据印章区和环绕设置在所述数字印章区外周的数据标识区,所述数据标识区包括多个首尾顺次相邻设置并形成环形二维码图案的单元格,每个所述单元格采用彩色进行填充,且所有所述单元格填充的颜色形成的编码与对应的数字印章平台一一对应关联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基于二维码图案的跨平台电子印章,通过在数据印章区的外周设置由不同彩图填充的单元格组成的二维码图案,这样通过单元格的颜色组合可以比较方便地区分对应的数字印章平台,从而方便不同平台之间共用,提高电子印章的通用性,同时,通过二维码图案可以携带盖章文件的相关信息,方便识别后进行认证,大大提高了数字印章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码图案的跨平台电子印章的认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跨平台电子印章上通过彩色填充的单元格构成的二维码图案进行扫描,识别所述二维码图案中每个单元格的颜色,并根据每个所述单元格的颜色生成对应的数字印章平台ID;
对跨平台电子印上通过彩色填充的单元格构成的二维码图案进行扫描,识别所述二维码图案对应的特征编码值,并根据所述特征编码值查询对应盖章文件的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数字印章平台ID查询对应的数字印章平台,并根据盖章文件的特征信息在对应的所述数字印章平台根据盖章文件的特征信息查询电子印章信息;
根据查询到的所述电子印章信息对所述跨平台电子印章进行认证,并在认证通过时确定所述跨平台电子印章为真,否则,为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1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