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容器技术的微服务一站式管控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1906.2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5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祖军;赵岚;阴向阳;王权;袁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容器 技术 微服 务一站式管控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容器技术的微服务一站式管控平台,属于IT开发运维环境管理相关技术领域,通过容器技术进行微服务一站式管控,实现企业真正的协同运作、高效执行;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操作运维各个微服务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相关人员工作量,使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服务目录的建立,实现了真实系统与业务属性的映射,使得非专业人员也能通过业务进行判断维护真实系统。通过应用授权模块为多应用分配KEY与SECRET的方式,在接口池中限制其所能访问的接口,实现业务隔离;通过日志中心实现对整个调用链进行完整的记录,方便用户进行日志审计,以及分析微服务的使用情况,从而判断业务走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IT开发运维环境管理相关技术领域,通过容器技术进行微服务一站式管控,具体是基于容器技术的微服务一站式管控平台。
背景技术
有效的将单个操作系统的资源划分到孤立的组中,以便更好的在孤立的组之间平衡有冲突的资源使用需求,这种技术就是容器技术。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系统的复杂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系统架构开始由SOA单体向微服务架构转型。微服务具有部署简单、扩展性强、高可靠、多技术栈等优点。
市场主要的微服务治理平台多数部署到云厂商环境,同时多个产品进行支撑。或者通过多个开元组件进行组合,API管理、网关、授权、监控、devops流水线各自为政,需要从不同的入口进入。IT团队不但缺少统一的管理机制,同时构建难度以及维护难度很大。这样需要一款轻量化IT容器管理平台,帮助IT团队快速构建开发运营环境。
为此,提出基于容器技术的微服务一站式管控平台。
发明内容
1.技术问题
微服务架构之间组件比较多,相互之间独立,缺少联通性,无法进行统一的管理协调;
在对现有功能进行调试时,需要进入各个系统才能完成,如果想要更改架构体系,需要逐步更改所有服务才能完;
微服务架构管理平台解决微服务之间管理困难,变更架构困难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容器技术的微服务一站式管控平台,通过融多种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工具于一个平台之中,实现企业真正的协同运作、高效执行。可以实现微服务整体的联通性,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操作运维各个微服务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相关人员工作量,使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服务目录的建立,实现了真实系统与业务属性的映射,使得非专业人员也能通过业务进行判断维护真实系统。通过应用授权模块为多应用分配KEY与SECRET的方式,在接口池中限制其所能访问的接口,实现业务隔离;通过日志中心实现对整个调用链进行完整的记录,方便用户进行日志审计,以及分析微服务的使用情况,从而判断业务走向。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容器技术的微服务一站式管控平台,包括管理平台与微服务组件,所述微服务组件含有多个,且若干所述微服务组件均与管理平台连接,
若干所述微服务组件均设置有代码逻辑存储单元;
所述管理平台下端设置有开源组件,所述开源组件配置有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管理平台连接的微服务组件的代码逻辑Li,并完成关系映射GLi,实现对微服务组件的控制,进而实现业务之间的事务逻辑,改变架构。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平台与微服务组件通过网关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源组件完成映射关系是通过关系映射计算模块实现的,还设置有关系存储模块,关系存储模块中存储有代码逻辑Li与关系映射GLi的关系:Li~GLi,且代码逻辑Li与关系映射GLi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1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