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轴的加工工艺及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1855.3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6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富惠螺丝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8;B21J13/02;B21J13/14;B21K1/06;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加工 工艺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定轴的加工工艺及模具,涉及五金加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工件冷镦成型,将原材料输送至冷镦机的进料端,经过冷镦机的裁剪机构裁剪出指定尺寸,冷镦机的夹送机构将工件夹送至指定的工位,冷镦机的驱动机构将工件推送至冷镦机的模具内成型,成型完成后,利用冷镦机的推料机构将工件推出模具;S2,震抛清洗,将经过S1中处理的工件放置于震动抛光机,添加清洗液,开启震动抛光机完成工件的去油操作;S3,滚花,将经过S2处理的工件放置于搓牙机中,对工件进行滚花。本申请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五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轴的加工工艺及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棒轴的加工方式主要是采用车床铣削的方式进行加工。相关技术中棒轴主要是采用以下工艺:自动车、震抛清洗、仪表车平面、外圆磨以及滚花五道工艺,具体如下,先通过金属棒材放至棒材输送机上,输送至自动车床车出整体外形,然后对自动车床加工完成的工件放置于震抛机中清洗去油,而由于自动车床的局限性导致工件的切断面不平整,需要再经过仪表车进行人工平面处理,然而产品表面的光洁度要求达到0.4,自动车床无法达到要求,需要在经过外圆磨,外圆磨过后再经过搓牙机进行滚花。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加工工艺过程繁杂,生产效率低,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定轴的加工工艺及模具。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定轴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固定轴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工件冷镦成型,将原材料输送至冷镦机的进料端,经过冷镦机的裁剪机构裁剪出指定尺寸,冷镦机的夹送机构将工件夹送至指定的工位,冷镦机的驱动机构将工件推送至冷镦机的模具内成型,成型完成后,利用冷镦机的推料机构将工件推出模具;
S2,震抛清洗,将经过S1中处理的工件放置于震动抛光机,添加清洗液,开启震动抛光机完成工件的去油操作;
S3,滚花,将经过S2处理的工件放置于搓牙机中,对工件进行滚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现有相关技术中采用的是自动车床进行切削的方式进行加工,但是自动车床在进刀的过程中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导致工件表面的光洁度不够,导致还需要仪表车进行仪表车以及外圆磨这两道工序的处理,工艺比较繁杂,而且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但是本申请中采用的是冷镦的方式对固定轴进行加工成型,由于模具的固定形状,只要确保模具内壁的光洁度,那经过冷镦机的模具冷镦出来的工件表面的光洁度也是达标的;而且冷镦成型的方式是采用直接成型的方式,自动车床采用的是逐渐切削成型的方式,冷镦成型的速度快于自动车床的车削加工速度,冷镦成型可以大大提高工件的成型效率,再从加工工序的上来看,通过冷镦成型的方式对同一类型的工件进行加工时,只需要三道工序即可完成,替代了原来五道工序的加工工艺,如此将可通过提高成型效率以及减少加工工序,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S1中的模具内设置有第一成型槽以及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一成型槽的直径大于第二成型槽的直径,所述驱动机构先将工件夹送至第一成型槽上进行一次冷镦成型;一次冷镦成型后,所述推料机构将第一成型槽内的工件推出,并夹取至驱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将经过一次加工完成后的工件插进第二成型槽中进行二次冷镦成型,加工完成后通过推料机构推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工件经过第一成型槽以及第二成型槽的加工成型,实现对工件进行逐步加工的效果,通过对工件进行逐渐缩径成型,减少工件瞬间应力形变的程度,有助于工件的稳定成型。
可选的,还包括S4,电镀,将所述S3处理的工件经过若干道酸洗以及水洗后,将清洗后的工件放置于电镀池中进行镀镍,镀镍完成后将工件烘干,对烘干后的工件进行不少于8小时的盐雾试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工件上镀镍,提高工件的抗腐蚀性能,通过盐雾试验来检验工件的电镀效果,确保工件镀镍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富惠螺丝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富惠螺丝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1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