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流变模型应用的非线性岩石疲劳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1687.8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6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杭;张星;李江腾;陈金祠;汪亦显;曹日红;赵延林;周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3;G06F119/04;G06F119/14;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湖南仁翰律师事务所 43250 | 代理人: | 袁文炳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流变 模型 应用 非线性 岩石 疲劳 构建 方法 | ||
1.基于流变模型应用的非线性岩石疲劳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构建描述岩体循环加载过程中衰减和稳定疲劳阶段的力学行为对应的岩体疲劳本构模型εeve,描述岩体循环加载过程中衰减和稳定疲劳阶段的力学行为对应的岩体疲劳本构模型εeve的本构方程为εeve=εe+εve;其中,εe表征为瞬时加载阶段的应变,εve表征为衰减和稳定疲劳阶段对应的应变;
引入Riemann-Liouville分数积分将分数积分代入至岩体疲劳本构模型εeve的本构方程εeve=εe+εve中,获取基于分数阶导数的岩体疲劳本构模型εeve的应变表达式;
引入Mittag-Leffler函数,获得引入Mittag-Leffler函数后的基于分数阶导数的岩体疲劳本构模型εeve(N);
构建反映加速疲劳阶段力学特性的非线性疲劳本构模型εvp;
基于应变等价理论,获取岩体宏观初始损伤Dma和岩体微观损伤Dmi耦合之后的损伤变量D;
将耦合之后的损伤变量D引入反映加速疲劳阶段力学特性的非线性疲劳本构模型εvp中,获得考虑初始损伤的加速疲劳阶段力学特性的非线性疲劳本构模型εvp(N);
将引入Mittag-Leffler函数后的基于分数阶导数的岩体疲劳本构模型εeve(N)与考虑初始损伤的加速疲劳阶段力学特性的非线性疲劳本构模型εvp(N)串联,获得考虑初始损伤的描述岩体疲劳全过程的非线性疲劳本构模型;其中,所述非线性疲劳本构模型的应变方程满足:ε=εe+εve+εv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变模型应用的非线性岩石疲劳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描述岩体循环加载过程中衰减和稳定疲劳阶段的力学行为对应的岩体疲劳本构模型εeve的本构方程为εeve=εe+εve中其中,σ表征为加载的上限应力,EM为虎克体,表征为循环加载下产生的瞬时应变对应的变形模量;EK表征为循环加载下产生的衰减和稳定疲劳阶段应变对应的变形模量;ηK为粘性元件参数,表征为循环加载时的应变速率;εEk为变形模量EK对应的应变,εηk为粘性元件参数ηK对应的应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流变模型应用的非线性岩石疲劳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引入Riemann-Liouville分数积分将分数积分代入至岩体疲劳本构模型εeve的本构方程εeve=εe+εve中,获取基于分数阶导数的岩体疲劳本构模型εeve的应变表达式的方法,具体操作包括,
引入Riemann-Liouville分数积分其中,ξ、N为积分方程f(N)的参数;Γ(γ)为Gamma函数,γ∈(0,1),
计算f(N)的γ阶微积分;其中,f(N)的γ阶微积分满足
将Riemann-Liouville分数积分代入至岩体疲劳本构模型εeve的本构方程εeve=εe+εve,获得如下公式:
获取εve的表达式
结合公式及岩体疲劳本构模型的本构方程εeve=εe+εve,获得基于分数阶导数的岩体疲劳本构模型εeve的应变表达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16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