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晶合金粉末处理方法、非晶合金涂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1602.6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3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澄川;卢静;吴应东;解路;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华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B22F1/142 | 分类号: | B22F1/142;B22F7/02;B22F10/28;C23C24/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粉末 处理 方法 涂层 制备 | ||
1.一种非晶合金粉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非晶合金粉末以不低于50℃/min的速率升温至第一温度,然后以大于10℃/min的速率降温至第二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重复循环8~20次,即完成对非晶合金粉末的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范围为150℃至所述非晶合金粉末玻璃态转变温度之间;
所述第二温度范围为-100℃~-220℃;
所述非晶合金粉末包括Al基非晶合金粉末、Fe基非晶粉末、Zr基非晶粉末、锆-铜-铝-镍系合金、锆-铜-铝-镍-钛系合金、锆-铜-铝-镍-铌系合金、锆-铜-镍-钛-铍系合金、锆-铜-铝-镍-铍系合金及锆-铜-铝-钛-铍系合金中的任一种;
不同循环次数过程中的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满足以下公式:
T1n= T11+k1n;
T2n= T21+k2n;
其中,T11为第一次循环中的第一温度,T1n为第n次循环中的第一温度,n表示第n次循环,-50≤k1≤50;
T21为第一次循环中的第二温度,T2n为第n次循环中的第二温度,n表示第n次循环,-25≤k2≤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合金粉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大于10℃/min的速率降温至第二温度并保持5~15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合金粉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非晶合金粉末以50~110℃/min的速率升温至第一温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合金粉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粉末采用气雾化制粉方法制备得到,所述非晶合金粉末的粒径为5~60 μm。
5.一种非晶合金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处理方法得到的非晶合金粉末原料,在基体上制备得到非晶合金涂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晶合金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粉末冶金、激光3D打印或冷喷涂在基体上制备得到非晶合金涂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晶合金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通过冷喷涂制备得到非晶合金涂层,则冷喷涂工艺参数为:喷涂压力为4~5Mpa、预热温度为300~900℃、喷涂距离为10~30mm、移枪速度为500~1000mm/min。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晶合金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得到非晶合金涂层后,还包括对制备得到的非晶合金涂层进行致密化处理,所述致密化处理的具体方法包括热处理、等静压处理及激光重熔处理中的任一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晶合金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处理具体为于200~500℃下处理60~120min;
等静压处理具体为:于150~200Mpa下,从室温以5~10℃/min升温至250~650℃并保持60~9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华实验室,未经季华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16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