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EM数据的实时监测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0779.4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7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屈文璋;许诚;闫建峰;卓贤军;姚斌;孙溥;潘笑;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em 数据 实时 监测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WEM数据的实时监测实现方法,根据监测目标体所处大致深度范围h1~h2,计算频率值带宽f1~f2;根据发射频率分辨率,在频带中逐个发射固定时长计算基于背景噪声下的信噪比,寻求最高信噪比的频率值fst作为最佳发射频率。南北、东西分别布设电场和磁场传感器,同时外加垂直布设一道磁场传感器;电场和磁场传感器通过同步电缆进行WEM台发射的频率信号接收。挑选出最佳信噪比的最佳频率fst,接收端获取频率fst下的电场、磁场时间序列;计算出频率fst下固定时间片段t1、t2......tn的频域值、视电阻率和相位值;得到最佳频率fst下视电阻率、相位随时间变化曲线,从而实现环境中目标体的实时监测。本发明方法能有效监测目标体的实时电磁异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学电磁探测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WEM数据的实时监测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天然源电磁测深法(如MT法)具有频带范围广、探测深度大、成本低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地球深部构造研究,但存在易受干扰的缺点。人工源电磁法(如CSAMT法)通过人工源发射电磁信号,克服了MT法的缺点,但是发射功率有限,覆盖范围小,近场效应难以压制,主要用于地下资源勘查。两种方法都是基于视电阻率和相位值随频率的变化,完成频率测深的目的,无法实时进行某一深度的地下电磁异常的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WEM数据的实时监测实现方法,能够有效监测目标体的实时电磁异常。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WEM数据的实时监测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WEM台信号发射频率和发射时长;根据监测目标体所处大致深度范围h1~h2,计算出频率值带宽f1~f2;根据发射频率分辨率,在频带中逐个发射固定时长计算出基于背景噪声下的信噪比,寻求出最高信噪比的频率值fst作为最佳发射频率。
步骤2,信号采集及传输;采用十字布极的方式,南北、东西分别布设电场和磁场传感器,同时外加垂直布设一道磁场传感器;电场和磁场传感器通过同步电缆进行WEM台发射的频率信号接收。
步骤3,数据实时处理及电磁异常监测;挑选出最佳信噪比的最佳频率fst,接收端获取频率fst下的电场、磁场时间序列;计算出频率fst下固定时间片段t1、t2......tn的频域值、视电阻率和相位值;得到最佳频率fst下视电阻率、相位随时间变化曲线,从而实现环境中目标体的实时监测。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301,根据深度范围,WEM台在频宽f1~f2之间发射,挑选出最佳信噪比的最佳频率fst。
步骤302,接收端获取频率fst下的电场、磁场时间序列Ex(t)、Ey(t)、Hx(t)和Hy(t)。
步骤303,利用固定积分时长δt截取Ex(t)、Ey(t)、Hx(t)和Hy(t)时间片段t1。
步骤304,通过傅里叶变换计算出频率fst下时间片段t1的Ex(fst,t1)、Ey(fst,t1)、Hx(fst,t1)和Hy(fst,t1)的频域值,进而计算出视电阻率和相位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院,未经中国舰船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0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