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需求侧碳流监控终端、监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0772.2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0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钟鸣;李德智;郭毅;王松岑;霍永锋;陈洪银;芋耀贤;何桂雄;张新鹤;金璐;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5 | 分类号: | H04L67/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需求 侧碳流 监控 终端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需求侧碳流监控终端、监控方法及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优化调控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能端现场数据;优化调控模块基于现场数据利用优化模型从就地存储的多个调控策略中匹配合适的调控策略;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将匹配到的调控策略发送至用能端,还用于将现场数据发送至碳流边缘终端和碳流主站,接收碳流边缘终端和碳流主站的调控命令并转发至用能端;本发明的碳流监控终端可根据现场数据直接制定就地调控策略,也可以根据碳流主站或边缘终端的命令进行调控,在提高就地响应效率的同时兼顾区域调控目标最大化的降低碳排放;同时监控终端将现场数据上传至边缘终端和碳流主站,实现对能流和碳流的综合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管理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需求侧碳流监控终端、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同时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大背景下,监管部门正加快制度体系建设,以加强对用能单位碳排放情况的监管;用能单位主动寻求节能减排策略,制定低碳运行措施,参与碳交易市场活动;第三方用能服务单位积极了解用能单位碳排放情况,以提供节能优化服务。为保障上述工作顺利开展,为其提供碳流数据支撑,亟需建立可靠的碳流数据监测、采集、分析、核算和管理系统,其中,碳流数据监测与采集是进行碳流分析、核算与管理的前提。
现有的碳流监测终端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通过测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气体流量等参数来计算用能设备或用能系统碳排放量,这种方法仅能针对用能单位直接碳排放量进行监测,无法满足对间接碳排放量进行监测;二是通过获取企业的碳排放源用量信息,根据相应碳排放核算方法计算碳排放量,并上传服务器进行统计、分析,该方法仅针对用能设备或用能系统碳排放量进行计算与分析,需要在服务器进行优化调控,导致系统响应速度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碳监测终端对监测数据处理的局限性和不能满足对用能设备或用能系统就地优化调控的现状,提出一种需求侧碳流监控终端,所述碳流监控终端分别与碳流边缘终端和用能端连接;所述碳流监控终端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能端的现场数据;
优化调控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现场数据利用预先构建的优化模型确定调控策略;
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碳流边缘终端的调控命令,将所述现场数据发送至碳流边缘终端;将所述调控策略和/或调控命令发送至用能端。
优选的,所述用能端设置于需求侧碳排放输入、转换和消费过程中各用能单位所涉及的用能设备和/或用能系统上;
所述现场数据包括:各种用能设备或用能系统的至少一种参量数据,所述参量包括:电气参数、热工参数、状态参数和环境参数。
优选的,所述优化调控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现场数据确定各用能端工作场景;
基于各用能端工作场景和现场数据利用预先构建的优化模型从预先确定的多个调控策略中匹配调控策略。
优选的,所述调控策略包括:
被调控的用能端和所述用能端的工况或至少一个参量的参量值。
优选的,所述监控终端还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现场数据进行分类、审核和筛选。
优选的,所述监控终端还包括数据冻结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
所述数据冻结模块用于,对现场数据按多种时间步长进行冻结;所述按多种时间步长进行冻结包括:定时冻结、瞬时冻结、整点冻结、日冻结、月冻结及设定步长冻结;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现场数据和冻结的数据进行存储。
优选的,所述碳流监控终端还与碳流主站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0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