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9251.5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7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姜晓花;郑晨;刘永芳;朱艳;廖斯达;蔡达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02 | 分类号: | B01D15/02;B01D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浩然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液体 混合物 方法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通过设定适宜的抽出液分离装置进料点的操作压力,使其与从进料点到抽出液混合装置之间的静液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之和始终高于模拟移动床吸附装置内的混合物料在操作温度下的泡点压力,设定适宜的抽余液分离装置进料点的操作压力,使其与从进料点到抽余液混合装置之间的静液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之和始终高于模拟移动床吸附装置内的混合物料在操作温度下的泡点压力,避免模拟移动床吸附装置失压导致的混合物料气化损坏吸附塔内部构件及固体吸附剂,使其能够实现本质安全,避免经济损失,同时实现装置整体能耗的大幅度降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液体混合物分离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模拟移动床吸附塔系统是一种复杂的高效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石化、食品、医药等诸多领域。在石化行业,常用于生产对二甲苯(PX)、间二甲苯(MX)、乙苯(EB)、以及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的分离、烷烃与芳烃的分离、烯烃分离等。
吸附塔系统内装有固体吸附剂、工艺物料以及内部构件,是核心设备。固体吸附剂分多层装填在吸附塔内,中间由内部构件隔开,起到支撑吸附剂和混合、分配工艺物料的作用。固体吸附剂以及内部构件造价高。抽出液和抽余液从吸附塔系统抽出后,分别进入下游的抽出液分离装置和抽余液分离装置。现有技术抽出液分离装置和抽余液分离装置通常微正压操作,操作不当时,抽出液和抽余液大量抽出进入后续的分离装置,会引起吸附塔系统操作压力急剧降低,如果不采取恰当的措施干预,操作压力会持续降低,直至达到塔内物料的泡点压力,使塔内的物料气化,损坏固体吸附剂以及内部构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吸附塔系统失压损坏吸附剂和内构件,现有技术通常设置紧急补氮装置,在吸附塔系统压力低至一定值时打开阀门,通过给系统补充氮气保持吸附塔系统压力。但是紧急补氮装置较为复杂,且存在误操作的可能,一旦氮气阀门被错误打开,同样会给吸附塔系统带来损坏。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S1、使包含原料和解吸剂的混合物料在模拟移动床吸附装置内与固体吸附剂接触,进行液-液分离处理,得到抽出液和抽余液;
S2、使步骤S1得到的所述抽出液经过抽出液混合装置后进入抽出液分离装置,得到粗产品和解吸剂;
S3、使步骤S1得到的所述抽余液经过抽余液混合装置后进入抽余液分离装置,得到抽余产品和解吸剂;
其中,P4+P4’>P0,P5+P5’>P0,P2>P4+P4’,P3>P5+P5’;
P0为混合物料在所述模拟移动床吸附装置的第一操作温度下的泡点压力;
P2为所述抽出液混合装置的第二操作压力;
P3为所述抽余液混合装置的第三操作压力;
P4为所述抽出液分离装置进料点的第四操作压力;
P4’为所述抽出液分离装置进料点到抽出液混合装置之间的静液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
P5为所述抽余液分离装置进料点的第五操作压力;
P5’为所述抽余液分离装置进料点到抽余液混合装置之间的静液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9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跌倒事件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贯冲活塞式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