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1034.1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8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金虎林;陈祖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积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0 | 代理人: | 李嘉怡 |
地址: | 5100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耦合 谐振 电动汽车 无线 充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系统采用220V、50Hz交流电源供电,经全桥不控整流电路、DC‑DC降压斩波电路和高频全桥逆变电路,与发射端谐振电容和发射线圈连接,接收线圈在谐振磁场中产生高频感应电压,经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给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车载充电机通过蓝牙模块与电能发射端通信、通过实时控制DC‑DC直流斩波电路输出电压,调整电池充电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磁耦合谐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为研究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解决电动汽车有线充电时的不安全问题,采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利用谐振原理,使得其在传输线圈直径的几倍传输时,仍能得到较高的效率和较大的功率,并且电能传输不受空间非磁性障碍物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应用于汽车无线充电,包括系统电路控制模块、系统软件模块;所述系统电路控制模块用于整合电流,所述系统软件模块用于调整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系统电路控制模块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发射模块包括发射线圈、控制单元、交流电源和ARM;接收模块包括整流单元、控制单元、电池和ARM;其中发射模块固定在底面,接收模块嵌入安装到车内,两模块间通过蓝牙传输信息;所述系统软件模块包括系统整体充电流程及其控制流程。
作为优选,所述系统整体充电流程采用三段式充电方法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三段式充电结合了恒流和恒压两种充电方式的优点,按照蓄电池的特性曲线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系统电路控制模块采用220V、50Hz交流电源供电,经全桥不控整流电路、DC-DC降压斩波电路和高频全桥逆变电路,与发射端谐振电容和发射线圈连接,接收线圈在谐振磁场中产生高频感应电压,经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
作为优选,所述系统整体充电流程,基于ARM处理器进行蓝牙通信,车载充电机通过蓝牙模块与电能发射端通信,通过实时控制DC-DC直流斩波电路输出电压,调整电池充电功率。
作为优选,所述接收线圈感应到磁场后,进入初始化状态,判断电池是否反接,如果电池正接,进一步地,判断电压是否过低,当电压过低时,进行预充电恢复电压;当电压正常后,进行恒流充电,在此期间,同时进行过流保护;当充电电压小于设定电压值,继续进行恒流充电,直到充电电压大于设定电压值,维持充电电压设定值不变,进入到恒压充电;当充电电流小于设定电流值的时候,进入涓流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三段式电池充电方案,在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上有提升,通过信息交互,调整充电功率,达到快速充电且节约电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实施例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整体工作流程图。
图中:1、发射模块;2、接收线圈;3、发射线圈;4、整流单元;5、控制单元一;6、控制单元二;7、电池;8、交流电源;9、ARM一;10、ARM二;11、接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1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