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废水中回收DMAC的精馏系统和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0956.0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9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孟繁炜;兰瑞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富恺工艺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7C231/24;C07C233/05;C02F101/3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邹玲 |
地址: | 201322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回收 dmac 精馏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废水中回收DMAC的精馏系统和工艺,精馏系统包括:精馏塔、压缩机、中间再沸器和塔釜再沸器;压缩机包括一蒸汽入口和一蒸汽出口,蒸汽入口与精馏塔的塔顶连接;中间再沸器设置在精馏塔塔高的15%~30%处,中间再沸器设有与精馏塔的提馏段连接的第一回流回路,以及与蒸汽出口连接的第二回流回路;第二回流回路设有一回流支路和一废水采出口,回流支路与精馏塔的塔顶连接;塔釜再沸器设于精馏塔的塔底,并位于中间再沸器的下方,塔釜再沸器还设有DMAC采出口。该精馏工艺流程简单,同时大幅降低精馏塔再沸器的能耗,经DMAC采出口采出的DMAC浓度在99%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废水中回收DMAC的精馏系统和工艺。
背景技术
二甲基乙酰胺(DMAC)是一种强极性的非质子溶剂,无色透明,能与水、醚、醇、酮、酯、芳香族化合物等完全互溶,具有热稳定性高、不易水解、腐蚀性低等特点,用途广泛。它对多种高分子材料(如树脂、合成纤维、塑料薄膜等)有良好的溶解性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毒性和挥发性较低、稳定性较高、不易变色等,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其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DMAC废水,因此对此类废水进行处理回收DMAC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含有DMAC废水主要的处理方法有萃取法和精馏法。其中,萃取法需额外引入萃取剂,精馏产品中常含有少量萃取剂,对二次使用造成较大的影响,且萃取剂用量较大,造成了二次污染。精馏法是另外一种常用DMAC废水回收方法,回收工艺一般采用多效精馏法。以上技术虽然采用了多效节能工艺,但是蒸气热量利用不足,能耗依然偏高,尤其是当废水处理量较大时,运行成本或一次投资成本都会大幅增加。
CN107973725A公开了一种从废水中回收DMAC的方法及装置。该回收DMAC的方法是将质量分数为5-30%的DMAC废水进行加热和闪蒸,使废水分离为蒸汽和浓缩的废水,再将浓缩的废水依次进行第一精馏和第二精馏,并回收第二精馏塔的塔底产物。其中,将得到的蒸汽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蒸汽为第一精馏提供热源,借此来降低工艺的能耗。但是该方案中的能耗依然较高并且不适用于DMAC进料量大的情况。
因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降低废水回收DMAC的能耗的同时保证回收的DMAC浓度足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实现废水中DMAC低能耗回收的同时保证所回收的DMAC浓度足够高,而提供了一种从废水中回收DMAC的精馏系统和工艺,本发明的精馏系统和工艺能够有效节约能耗并且保证DMAC的回收浓度,工艺流程简便,同样适用于增大DMAC废水的进料量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废水中回收DMAC的精馏系统:
所述精馏系统包括精馏塔、压缩机、中间再沸器和塔釜再沸器;压缩机包括一蒸汽入口和一蒸汽出口,蒸汽入口与所述精馏塔的塔顶连接。
所述中间再沸器设置在所述精馏塔塔高的15%~30%处。
所述中间再沸器设有与所述精馏塔的提馏段连接的第一回流回路,以及与所述蒸汽出口连接的第二回流回路;所述第二回流回路设有一回流支路和一废水采出口,所述回流支路与所述精馏塔的塔顶连接;所述塔釜再沸器设于所述精馏塔的塔底,并位于所述中间再沸器的下方,所述塔釜再沸器还设有DMAC采出口。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精馏塔的理论板数量为10~40块,更优选为,30块。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中间再沸器设置在所述精馏塔的塔高的16%~25%处,更优选为,当所述精馏塔理论塔板数为30块时,所述中间再沸器的位置位于所述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从下往上数第5~7块处。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精馏塔的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精馏塔的中部,更优选为所述精馏塔的塔高的50%处。
本发明中,所述精馏塔可为上粗下细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富恺工艺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科富恺工艺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0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