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量连接控制策略和指令分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80853.4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9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龙;蒋梓恒;张涛;郑乐乐;程珂;赵双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12/66;H04L9/40;G06F9/54;G16Y40/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何畏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量 连接 控制 策略 指令 分发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流程控制、物联网信息跨域、差异化系统数据共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量连接控制策略和指令分发方法,由控制策略生成与指令分发模块、控制路径确认模块、海量连接状态管理模块、控制指令可控安全传输模块组成。首先由控制策略生成与指令分发模块查询控制指令对应的详细控制信息,按照特定规则生成统一数据格式的控制路径;由控制路径确认模块确定指令下发机制;最后经控制指令可控安全传输模块对指令数据加密,发送至物联网异构资源交换网关或分布式消息队列中间件。具备控制指令可控安全传输、海量连接状态管理、控制路径确认、控制策略生成与指令分发等功能,下发处置命令的响应时间=10ms。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程控制、物联网信息跨域、差异化系统数据共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量连接控制策略和指令分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异构物体资源建模与交换关键技术课题(课题编号:2018YFB2100403)针对物联网业务场景繁杂、物体资源异构、服务能力多样等特点,围绕指南中“研究面向智能开放服务的物联网中间件技术”,开展异构物体资源统一建模、适应微服务架构的中间件优化、物联网信息跨域汇集与控制、差异化系统的数据共享互通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异构物体资源统一开放接入模型、业务驱动的多域高效数据汇聚模型、资源跨域受控交换机制;突破异构物体资源动态适配、中间件集群伸缩能力优化、基于资源归一化描述的数据融合共享机制等关键技术。需研制1种设备,研发8种软件,支撑大规模异构物体资源的无差异使用。
其中物联网南向控制中间件模块是按照课题要求研发的8种软件之一。物联网南向控制中间件提供基础的南向可编程接口和标准化的服务模型,具备控制指令可控安全传输、海量连接状态管理、控制路径确认、控制策略生成与指令分发等功能,下发处置命令的响应时间=10ms。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异构物体资源动态适配、中间件集群伸缩能力优化、基于资源归一化描述的数据融合共享机制等关键技术。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异构物体资源控制跨度大,突出表现为协议不匹配以及跨域等综合问题。由于以往缺乏大量异构资源的标准归一化描述,导致下层资源难以实现可扩展的异构适配,中间件也难以伸缩扩展。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资源归一化描述的数据融合共享机制,可实现对海量连接异构资源的统一化管理,并实现了高效的控制命令分发,为面对异构物体资源交换情景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量连接控制策略和指令分发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量连接控制策略和指令分发方法,所述海量连接控制策略和指令分发方法包括:
上层服务发送的控制指令到达南向控制中间件后,首先由控制策略生成与指令分发模块查询控制指令对应的详细控制信息,按照特定规则生成统一数据格式的控制路径;
由控制路径确认模块确定指令下发机制;
经控制指令可控安全传输模块对指令数据加密,发送至物联网异构资源交换网关或分布式消息队列中间件。
进一步,所述传输时预处理待传输的控制指令,生成基于TLS协议的安全传输链路。
进一步,判断上层的服务发送过来的控制信息,经过控制路径生成模块形成具体的控制指令,判断控制指令的下发机制。
进一步,管理系统的海量设备的状态;根据物联网异构资源交换网关提供的网络接口,获取连接在网关上的设备,并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对设备的控制指令和设备状态信息判断指令是否能够下发。
进一步,接收上层服务发送过来的控制信息,经过控制路径查找模块解析出具体的控制指令,通过控制路径生成模块生成具体的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0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