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的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0817.8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马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赫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王红印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桥梁 板式 橡胶 支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的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涉及桥梁支座领域,包括底部预埋件,所述底部预埋件内部上端设置有多组固定筒,所述底部预埋件顶部设置有橡胶支座底板,所述橡胶支座底板顶部设置有限位主轴,所述限位主轴外侧活动套接有限位轴套。本发明通过预埋底部预埋件进行底部安装准备工作,向固定筒内放置自锁柱,利用桥跨的自重及增加荷载的方法,使连接瓣压入固定筒与自锁柱之间,通过自锁柱与固定筒共同对连接瓣的变形进行限定,使得连接瓣呈喇叭状张开,并随着连接瓣的下压推动推动面,进一步通过转动桥推动自锁齿嵌入锁定槽中,从而完成固定,整体固定一次下压即可完成,避免了传统板式橡胶支座底部连接的复杂操作,极大地缩短了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支座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的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它能对桥梁上部结构承受荷载和变形导致的位移和转角进行可靠地缓冲,并在缓冲后将其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常见的有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两种。
在固定支座中,板式橡胶支座运用极为广泛,板式橡胶支座由多层天然橡胶与至少两层以上相同厚度的薄钢板镶嵌、粘合、硫化而成一种桥梁支座产品,其通过内部镶嵌的多层薄钢板提高其承载能力,并利用橡胶的变形能力对转角和位移进行缓冲,在安装时先通过可调节的安装盘将支座与桥跨底部搭接处进行固定,在固定后将桥跨吊装至安装处,并将板式橡胶支座底部的固定钢筋插入桥墩预留孔中,通过硫磺水泥等材料对桥墩与桥跨进行临时固结,再通过注浆的方式将板式橡胶支座底部的固定钢筋于桥墩连接,等连注浆终凝,强度达标并验收后,切掉临时固结材料,即可完成桥跨安装。
纵观往年的多起地震导致桥梁局部垮塌的破坏点和破坏情况,不难发现,现有板式橡胶支座的承压部分遇到地震横波时会集中承受极大的剪力,导致橡胶板瞬间发生剪切破损,进而出现桥跨偏斜脱落的情况,且垮塌时往往桥跨及桥墩整体结构都较为完好,仅有支座被破坏,另现有板式橡胶支座顶部固定后,需要先对桥跨及桥墩施以临时固结,再通过注浆固定板式橡胶支座,待强度达标后还需再切除临时固结,底部安装极为复杂,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的桥梁板式橡胶支座,以解决现有板式橡胶支座无法应对地震、底部安装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的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包括底部预埋件,所述底部预埋件内部上端设置有多组固定筒,所述底部预埋件顶部设置有橡胶支座底板,所述橡胶支座底板顶部设置有限位主轴,所述限位主轴外侧活动套接有限位轴套,所述限位轴套顶部设置有橡胶支座顶板,所述橡胶支座底板底部设置有多组与所述固定筒活动连接的连接瓣,每组所述连接瓣内壁活动连接有自锁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底部预埋件作为底部固定的基座,通过固定筒进行固定,通过限位主轴与限位轴套进行最大形变限位,通过橡胶支座顶板与外部的顶部固定盘进行连接安装,通过连接瓣与自锁柱配合,从而完成底部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筒内部设置有圆台形槽,圆台形槽底部直径大于开口直径,所述圆台形槽内壁设置有多组与所述连接瓣配合的内壁引导棱,所述固定筒内部底端设置有引导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台形槽底部直径大于开口直径的特点,使连接瓣插入固定筒后无法拔出,通过内壁引导棱对连接瓣的形变进行引导,通过引导锥对自锁柱的放置位置进行引导。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筒内转动连接有多组转动桥,所述转动桥内壁上端设置有自锁齿,所述转动桥内壁下端设置有推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转动桥使推动面与自锁齿联动,通过自锁齿与锁定槽契合,从而固定连接瓣。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锁柱外侧设置有多组与所述连接瓣及所述内壁引导棱配合的自锁柱引导棱,所述自锁柱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引导锥配合的定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赫,未经马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0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