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药型植物蛋白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9912.6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8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有;王铭纬;赵洪阳;王新明;邢梦媛;马丁·A·科恩·斯图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42 | 分类号: | A61K47/42;A61K9/50;A61K31/12;A61K31/047;A61K3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药型 植物蛋白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药型植物蛋白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植物蛋白和天然疏水性药物溶解形成溶液;制备柠檬酸钠‑柠檬酸或磷酸盐缓冲液;将植物蛋白和天然疏水性药物的溶液分装在两个注射器中,固定于同一个注射泵上;将缓冲液分装在两个注射器中,固定于同一个注射泵上;通过注射泵将四个注射器中的溶液通入多通道涡流混合器,在多通道涡流混合器的出口接取产品;采用透析袋在超纯水中对接取的产品进行透析纯化后,得到以植物蛋白为载体包裹天然疏水性药物的纳米球形粒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得到的植物蛋白载药纳米球形粒子。本发明能够实现纳米球形粒子的连续化反应和制备,可以有效克服间歇式制备和放大效应引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载药型植物蛋白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植物蛋白作为载药型纳米粒子具有很多的优点,如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与生物降解性优异等,玉米醇溶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是其中的典型的代表。这两种植物蛋白的化学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与疏水基团而具有两亲性,从而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结构并用作纳米载体。
目前,制备植物蛋白纳米粒子的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反溶剂沉淀法和pH驱动法,均基于热力学平衡的自组装而形成纳米粒子。反溶剂沉淀法是将植物蛋白溶解于含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水的混合溶剂中,随后将大量的水加入到混合溶剂体系中,促使植物蛋白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最后,通过离心、蒸发或透析等方式将有机溶剂去除,从而得到水分散性植物蛋白纳米粒子。pH驱动法是首先将植物蛋白溶解于碱性的水溶液,然后再用酸将原体系的pH调节为中性,促使植物蛋白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离心去除体系中的沉淀后,得到的上清液即为水分散性植物蛋白纳米粒子的溶液。但是,这两种制备方式在材料制备与未来工业化生产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载药量低、粒径难以控制。在以上的传统制备方法中,为了得到稳定结构的植物蛋白纳米粒子,不仅需要加入大量的植物蛋白,用量大,还需加入第二种高分子作为共稳定剂,从而导致制备出的纳米粒子的载药量较低(通常10%),同时导致难以系统调控纳米粒子的粒径、粒径分布也较宽;
2、传统的制备方式不仅耗时长、同时是间歇式制备,不易于转化成大规模连续式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制备植物蛋白纳米粒子的方法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制备方法,在不加入第二种高分子的情况,制备出稳定的载药型纳米粒子,并实现高载药量和粒径的调控,同时使用连续化的制备有助于连续化的规模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载药型植物蛋白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植物蛋白溶解于有机溶剂-水的混合溶剂或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将天然疏水性药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制备柠檬酸钠-柠檬酸或磷酸盐缓冲液,使得pH在7.0~10.0的范围内;
S2、将S1中的植物蛋白和天然疏水性药物的溶液分别分装在两个注射器中,固定于同一个注射泵上;将S1中的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冲液或磷酸盐缓冲液分别分装在两个注射器中,固定于同一个注射泵上;
S3、通过注射泵将S2中的四个注射器中的溶液通入多通道涡流混合器,待混合器内部稳定后,在多通道涡流混合器的出口接取产品;
S4、采用截留分子量为8k~14k的透析袋在超纯水中对S3中接取的产品进行透析纯化后,即得到以植物蛋白为载体包裹天然疏水性药物的纳米粒子。
根据本发明,S1中所述植物蛋白溶液的浓度为0.05mg/mL~10mg/mL。
根据本发明,S1中所述天然疏水性药物的浓度为0.5mg/mL~3.3mg/mL。
根据本发明,所述植物蛋白为玉米醇溶蛋白或大豆分离蛋白;所述天然疏水性药物为姜黄素、叶黄素或白藜芦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9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