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锂离子电源的保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4705.1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9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龙邦海;袁佑诗;覃耀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合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H02J7/00;H02J13/00;H01M10/48 |
代理公司: |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刘军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锂离子 电源 保护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锂离子电源的保护结构,包括锂离子电源、外保护架、电源保护器、电源断路器、活动架、电源保护系统、电源保护模块和温度监控模块,所述锂离子电源两侧均连接有外保护架,所述锂离子电源一端嵌入在外保护架内部,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源保护器,在车载锂离子电源使用过程中,通过电源保护器内部的电压显示模块、过压保护模块、欠压保护模块、缺相保护模块、相序保护模块能够分别对车载锂离子电源内电流过压、欠压、缺相、相序情况进行监控,若车载锂离子电源内电流存在过压、欠压、缺相、相序情况时,能够触发电源断路器工作,使车载锂离子电源内部断流,以此能够实现对车载锂离子电源较为全面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载锂离子电源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锂离子电源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电池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而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
在车载锂离子电源使用过程中,需要在电源内部设置相应的保护结构对电源进行保护,现针对于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车载锂离子电源的保护结构提出以下问题:
1、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车载锂离子电源的保护结构在对车载锂离子电源保护过程中,仅仅是对电源里短路情况进行保护,但是在车载锂离子电源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过压、欠压、缺相等问题,然而现有技术的电源的保护结构对电源的保护范围较小,无法实现对这些电源问题的保护;
2、现有技术的车载锂离子电源的保护结构虽然能够对电源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其内部并未设置相应的警报机构,无法使车主第一时间获取电源内部信息;
3、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车载锂离子电源的保护结构内部一般设置有相应的温度传感器,但是现有技术的车载锂离子电源的保护结构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大多都是安装在固定位置,无法实现对车载锂离子电源全方位位置的温度监控,影响对电源温度的监控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载锂离子电源的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的电源的保护结构对电源的保护范围较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锂离子电源的保护结构,包括锂离子电源、外保护架、电源保护器、电源断路器、活动架、电源保护系统、电源保护模块和温度监控模块,所述锂离子电源两侧均连接有外保护架,所述锂离子电源一端嵌入在外保护架内部,所述锂离子电源内部上端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下端通过连接线连接有电源保护器,所述电源保护器内部设置有电源保护模块,所述锂离子电源的输出端和电源保护系统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电源保护系统内部设置有电源保护模块、温度监控模块,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和电源保护器的输入端相互连接,所述温度监控模块的输出端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相互连接,所述电源保护模块内部设置有电压显示模块、过压保护模块、欠压保护模块、缺相保护模块、相序保护模块,所述有电压显示模块、过压保护模块、欠压保护模块、缺相保护模块、相序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均和电源断路器的输入端相互连接,所述电源断路器设置在锂离子电源内部,且所述电源断路器设置在电源保护器和电路板相连位置。
优选的,所述电源保护器的输出端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和远程警报模块的输入端相互连接,所述远程警报模块的输出端和远程警报器的输入端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合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合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4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