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标粗饲料和标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7138.7 | 申请日: | 2021-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4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毛涛;孙家贤;何力;喻亚丽;韩永望;张浪;甘金华;曹经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成都通威水产苗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20/20;A23K20/163;A23K10/22;A23K10/37;A23K10/12;A23K20/174;A23K20/10;A23K20/105;A01K61/59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董路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克氏原螯虾幼虾 粗饲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标粗饲料和方法,该标粗饲料由一定比例的酵母硒、黄芪多糖、植物乳杆菌、发酵料和预混料制备而成,该标粗方法为:1、将网箱置于标粗池中,收集刚脱离母体的克氏原螯虾幼虾放养于网箱中,网箱中种植水草;2、放养虾苗后,马上开始投喂上述的标粗饲料;3、保持标粗池中微流水状态,每天清理网箱中残饵,标粗完成后,获得克氏原螯虾虾苗。该标粗饲料在原有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添加了酵母硒和黄芪多糖,能提高克氏原螯虾虾苗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提高成活率。该标粗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优化了标粗条件,投喂了上述改进的标粗饲料,高克氏原螯虾虾苗经标粗后,提高其成活率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缩短了标粗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苗种培育及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标粗饲料和标粗方法。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Procambrus clarkii)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由日本人引入我国,由于适应性广,生命力强,对水质要求不高,很快遍布长江流域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归化于中国自然水体的一个种。最近十几年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资源,其经济总产值已达千亿元级别,我国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小龙虾随着国内外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日益升温。如此同时,野生资源明显减少,优质苗种问题,尤其是规模化的克氏原螯虾人工育苗问题成为限制其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人工养殖所需的苗种大多是从天然水域捕捞或是依靠上一年养殖的留塘虾进行自繁自育,近亲繁殖,种质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从而导致小龙虾种质质量退化十分严重,捕捞个体越来越小,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出肉率降低,抗病能力减弱。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繁殖克氏原螯虾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在苗种标粗阶段存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并且适口的饵料和培养标粗方法,一直是克氏原螯虾苗种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标粗饲料和标粗方法,该标粗饲料在原有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添加了酵母硒和黄芪多糖,能提高克氏原螯虾虾苗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提高成活率。
该标粗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优化了标粗条件,投喂了上述改进的标粗饲料,高克氏原螯虾虾苗经标粗后,提高其成活率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缩短了标粗时间。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标粗饲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混合制备而成:
进一步,所述的发酵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0.32质量份鱼粉、32质量份豆粕、32质量份米糠和35.58质量份水,混合均匀后添加0.1~0.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的混合物,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1:1~1:3,继续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物料置于桶中,在28~37℃下发酵5~7天,发酵完成后烘干粉碎,得到所述的发酵料。
进一步,所述的预混料的组成如下:
在1Kg预混料中,含维生素A1 12.5mg、维生素D3 3.75mg、维生素E 4000mg、维生素K3 400mg、维生素B1 600mg、维生素B2 1000mg、维生素B6 850mg、维生素B12 2mg、烟酸10000mg、叶酸200mg、肌醇12000mg、生物素8mg、泛酸钙2200mg、维生素C 14000mg、硫酸亚铁6000mg、硫酸铜300mg、硫酸锰1500mg、硫酸锌4000mg、碘化钾70mg、氯化钴7mg,其余为次粉。
一种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标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网箱置于标粗池中,收集刚脱离母体的克氏原螯虾幼虾放养于网箱中,放养密度为500~2000尾/m2,保持标粗池水温20~25℃、维持标粗池水体溶氧5.0~10.0mg/L、pH值7.5~9.0,且网箱中种植水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成都通威水产苗种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成都通威水产苗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7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