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焊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6935.3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7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江纶锐;梁家杰;李惠康;江凡;张长春;余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佳帆计算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9/095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方誉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陈照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焊接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焊接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传动模块、焊接模块、扫码模块以及视觉检测模块。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扫码模块扫描焊接治具上的条形码生成焊接治具的数据编号,并通过视觉检测模块对焊接后的焊接治具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并将质量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质量检测结果和焊接治具的数据编号进行绑定后,根据质量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向传动模块发送回收指令,从而在焊接治具的质量检测结果为不通过时,传动模块能够将焊接治具传送到回收工位上进行回收,提高了电路板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焊接系统无法对不良产品进行检测识别,导致存在着电路板的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焊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自动化生产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工业4.0”的有序发展,作为新时代发展要求下的两大全新主题,“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的高度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并且随着电子产品功能的不断丰富,电子产品的电路结构愈加复杂,电路板的焊接要求愈来愈高,传统的手工焊接技术在质量和效率上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产品生产的需求,自动化焊接系统逐渐为世人所重视起来,然而,现有的自动化焊接系统无法对不良产品进行检测识别,还需要人工进一步进行筛查,降低了电路板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现有的自动化焊接系统无法对不良产品进行检测识别,导致存在着电路板的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焊接系统,解决了现有的自动化焊接系统无法对不良产品进行检测识别,导致存在着电路板的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焊接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传动模块、焊接模块、扫码模块以及视觉检测模块,所述扫码模块、所述焊接模块、以及所述视觉检测模块分别安装在扫码工位、焊接工位以及视觉检测工位上,所述焊接治具上还设置有条形码;
所述扫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扫码指令,扫描所述焊接治具上的条形码,得到条形码信息,将所述条形码信息上传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传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传动控制指令,将焊接治具传送到焊接工位或视觉检测工位,以及用于,根据控制模块发送的回收指令,将焊接后的焊接治具传送至回收工位;
所述焊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焊接控制指令,对所述焊接治具执行焊接操作;
所述视觉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视觉检测指令,对所述焊接后的焊接治具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并将质量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传动模块发送所述传动控制指令,向所述焊接模块发送所述焊接控制指令,向所述视觉检测模块发送所述视觉检测指令,向所述扫码模块发送所述扫码指令;以及用于,记录所述焊接治具的位置信息;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扫码模块发送的条形码信息,生成与所述焊接治具相对应的数据编号并进行保存;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质量检测结果后,确定与当前所检测的焊接治具相对应的数据编号,将所述质量检测结果与所述相对应的数据编号进行绑定,以及用于,根据所述质量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向所述传动模块发送所述回收指令。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上位机以及下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根据所述扫码模块发送的条形码信息,生成与所述焊接治具相对应的数据编号,将所述数据编号发送给所述下位机;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质量检测结果后,从所述下位机中获取与当前所检测的焊接治具相对应的数据编号,将所述质量检测结果与所述相对应的数据编号进行绑定,以及用于根据所述质量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向所述下位机发送所述回收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佳帆计算机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佳帆计算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6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