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智能燃气取暖器及取暖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5404.2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吉兵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065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智能 燃气 取暖器 取暖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智能燃气取暖器及取暖控制方法,全自动智能燃气取暖器包括机体、换热机组以及控制机组,机体的内部自上至下分别形成相互独立的废气室、换热室以及燃烧室,换热机组包括铜管、火排以及贯流风扇,铜管连通废气室和燃烧室,火排加热铜管底端,贯流风扇把铜管上的热量吹送到室内空气中,控制机组包括控制器,且控制器分别与火排和贯流风扇通过电线连接。燃气取暖控制方法包括火排加热铜管底端,贯流风扇把铜管上的热量带到室内空气中形成热交换。本发明没有通过第三方介质,有效的降低热损耗,从而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燃气取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燃气取暖器及取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寒冷的冬天,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通常使用各种取暖器进行室内空间的取暖,比如过去中国北方的火墙、火炕、火炉,南方的炭盆,西方国家的壁炉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的普及,以电热为热源的取暖器具如雨后春笋般的面市。由于传统文化的延续热传递速度的原因,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偏好和特定环境的需要使用燃烧型取暖设备进行取暖,随着燃气的普及使用,越来越多的燃烧型取暖设备燃烧源选择了燃气。燃气取暖炉在热量的调节、热的传递速度和不受约束的热覆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目前的燃气取暖通常是通过第三方介质的连续换热,最终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取暖的效果,其连续换热的过程中,热损耗较高,从而导致能耗较高,且热能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燃气取暖器及取暖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气取暖能耗较高,且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燃气取暖器,应用于室内取暖,所述全自动智能燃气取暖器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自上至下分别形成相互独立的废气室、换热室以及燃烧室,所述废气室和燃烧室均呈封闭设置,所述换热室与外界呈连通设置;
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包括铜管、火排以及贯流风扇,所述铜管呈竖直设置在换热室内,且铜管的顶端连通至废气室内,铜管的底端连通至燃烧室内,所述火排于燃烧室内设置在铜管底端的下方,且于机体外设有连接火排的可燃气体源,使火排的加热方向朝向铜管底端,所述贯流风扇于换热室内安装在铜管的一侧,且贯流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换热室与外界的连通处;
控制机组,所述控制机组设置在机体外侧,包括控制器和点火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点火器和贯流风扇通过电线连接,且点火器与火排通过电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铜管呈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其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铜管呈线线阵列分布在换热室内,其中,换热室于铜管的前侧呈与外界连通的开放设置,且贯流风扇安装在铜管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组还包括燃气比例阀,所述可燃气体源与火排之间通过可燃气输气管连接,所述燃气比例阀安装在可燃气输气管的管路上,且控制器通过电线与燃气比例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室内,且控制器通过电线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并由温度传感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与燃气比例阀构成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外侧于废气室的上方设有抽风风机,所述抽风风机的进气端连通至废气室,且抽风风机的出气端通过烟筒连通至室外,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空气进气口,其中,所述烟筒为双层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组还包括风压开关和热电偶,所述风压开关与抽风风机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风压开关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热电偶与火排通过电线连接,且控制器与热电偶通过电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组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通过电线连接,且显示屏上预装有人机交互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吉兵,未经王吉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5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