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空区深成桩成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4748.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胜;潘军伟;王江锋;张俊然;潘旭威;姜彤;董金玉;黄志全;王忠福;周华;任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新华五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B7/02;E21B10/43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郭丽娜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空区 深成桩成桩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空区深成桩成桩装置,能对采空区地层进行加固补强,达到采空区工程建设地层所应满足的承载力、强度及稳定要求;该成桩装置可以缩短工期,减少造价,而且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小,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承载车,其特征在于,承载车上固定连接有竖向布置的导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钻探杆,钻探杆为中空结构,钻探杆上端连接供料管一端,供料管另一端连接压力供料器,钻探杆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钻探头,钻探头前后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对称布置的出料孔,钻探头下端固定连接有钻探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空区稳固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空区深成桩成桩装置。
背景技术
采空区成桩技术一直是困扰人们技术难题,若在采空区上面直接兴建工程难免会导致采空区的安全问题,而在采空区塌陷问题的处理上往往伴随着许多问题,开采后地层原有应力场受到破坏,地层内由此产生裂缝、裂隙、还有上覆地层的冒落而形成的空隙,这样给后继的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难度。若完全采用混凝土来填补将浪费大量材料,同时还延误工期,所以需要一种能快速填补地层中的空隙、裂缝及孔隙,并节省材料的加固装置。在进行填补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地层的深度及地层特性调节相应的注浆压力,同时在进行注浆过程中需要相对采空区底部进行注浆,此时需要较小的压力和较粗的砂浆,使得砂浆在冒落带形成锥形放大的承载形状,然后逐层向上进行注浆。每层的注浆的压力根据各层的裂隙发育程度进行确定,裂隙越小注浆的浆液粒度越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空区深成桩成桩装置,对采空区地层进行加固,使地层的承载力、形变满足拟建构筑物工程及使用要求,此装置较常规的处置缩短工期,同时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承载车,其特征在于,承载车上固定连接有竖向布置的导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钻探杆,钻探杆为中空结构,钻探杆上端连接供料管一端,供料管另一端连接压力供料器,钻探杆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钻探头,钻探头前后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对称布置的出料孔,钻探头下端固定连接有钻探齿。
作为优选,所述钻探头上端与钻探杆之间可拆卸连接,钻探头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环形保护片,各个环形保护片内分别开设有出料孔,各个出料孔分别联通到钻探杆内部,钻探头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钻探齿,各个钻探齿沿钻探头均匀间隔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钻探头下端为中空结构,钻探齿与出料孔之间开设有对称布置的导向槽,导向槽联通到钻探头下端的中空结构内。
作为优选,所述钻探齿伸出钻探头长度大于环形保护片伸出钻探头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供料器包括储料罐,储料罐下端连接出料通道,出料通道伸出端朝向斜上方伸出,储料罐下端与出料通道之间经出料电机连接,出料通道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料软管,出料软管下方设有拌料装置,拌料装置出料口连接加压装置,物料在加压后输送到钻探杆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拌料装置中设有搅拌叶片,始终保持搅拌器内的物料处于均匀混合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储料罐内储存有多种不同的物料,且按照设定比例将相应的物料输送到拌料装置内。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对地面破坏程度小,施工工作周期短,同时对地面平整度无要求;
2.与传统施工相比,工作简单,仅需要少量工人操控,使用工人较少;
3.高度自动化,仅需要将指定材料放置在储料罐内,在使用时自动搅拌,自动送料;
4.仅需要将机器开到指定地点,然后将钻探头伸入到地面,然后将搅拌好的材料送入即可。
5.注浆为多层结构且各个结构层之间的浆液浓度不同,避免了浆液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新华五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新华五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