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电流放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4644.0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0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政;罗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姚金金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放电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放电装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大电流放电装置,包括恒温锂电池组、超级电容组和变压装置,恒温锂电池组连接至变压装置以将恒温锂电池组输出的电压升压至预设电压给超级电容组在预设时间内充电,变压装置在预设时间后降压至超级电容组的标定充电电压以给超级电容组充电,所述预设电压大于超级电容组的标定充电电压。本公开提供的大电流放电装置可以在低温环境下长时间、快速的进行大电流的脉冲输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锂电池优异的电性能,使得其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环境中来对用电设备进行供能。但是锂电池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在低温环境下,锂电池的放电性能会大幅度的衰减,使得放电的倍率和储电的容量都会大幅度缩减。
在低温环境突然需要大电流的场景有很多,例如汽车点火启动时、远近光灯切换时。而在高寒的环境下,锂电池不能实现大倍率的放电,单纯使用锂电池作为电源不能满足一些要求大电流脉冲输出的车辆或者机器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大电流放电装置,可以在低温环境下长时间、快速的进行大电流的脉冲输出。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大电流放电装置,包括恒温锂电池组、超级电容组和变压装置,恒温锂电池组连接至变压装置以将恒温锂电池组输出的电压升压至预设电压给超级电容组在预设时间内充电,变压装置在预设时间后降压至超级电容组的标定充电电压以给超级电容组充电,所述预设电压大于超级电容组的标定充电电压。
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间为30S。
可选的,所述预设电压大于超级电容组的标定充电电压5-10V。
可选的,所述恒温锂电池组由多个恒温单体锂电池堆叠组成。
可选的,所述恒温单体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第一加热膜、第二加热膜、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膜温度控制系统,第一加热膜覆盖锂电池本体的一侧,第二加热膜覆盖锂电池本体的另一侧,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锂电池本体覆盖有第一加热膜的一侧,以监测锂电池本体一侧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锂电池本体覆盖有第二加热膜的一侧,以监测锂电池本体另一侧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至加热膜温度控制系统,以将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得到的锂电池本体一侧的温度发送至加热膜温度控制系统,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至加热膜温度控制系统,以将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的到的锂电池本体另一侧的温度发送至加热膜温度控制系统,加热膜温度控制系统分别连接至第一加热膜和第二加热膜,以控制第一加热膜或第二加热膜对锂电池本体进行加热。
可选的,第一加热膜和第二加热膜为聚酰亚胺薄膜电热膜。
可选的,在每个恒温单体锂电池相接处还包括调温层。
可选的,所述调温层为超导温管。
可选的,还包括加热器、调温层控制系统,所述加热器与调温层连接以对调温层进行加热,所述调温层控制系统连接至加热器以对加热器加热的温度进行控制。
可选的,所述超级电容组连接至加热器以对加热器供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大电流放电装置,可以在低温环境下长时间、快速的进行大电流的脉冲输出。因为超级电容在超低温环境下仍能正常的输出大电流,但其不具备良好的储能性能。而恒温锂电池组拥有良好的储能效果,但在低温环境下难以输出大电流。将恒温锂电池组和超级电容组相互并联,在需要大电流放电时可以由超级电容组放出大电流,在超级电容组放出大电流后拥有良好储能效果的恒温锂电池组又能够对超级电容组内的电能进行补充,因此可以实现在低温环境下长时间的大电流脉冲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