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定位、解锁于一体的门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4451.5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8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徐裕浙;庞淼;张建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贞观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E05B17/22 |
代理公司: | 宁波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9 | 代理人: | 徐策 |
地址: | 31531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解锁 一体 门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定位、解锁于一体的门锁系统,包括有分体设置的门锁主体和解锁定位联动装置;门锁主体内转动设有锁钩,门锁主体上开设有锁孔,锁钩与门钩锁止配合;门锁主体内设有开锁组件,开锁组件包括有第一解锁块,第一解锁块与锁钩止挡配合;解锁定位联动装置包括有壳体、驱动组件、推杆及定位杆,驱动组件通过联动组件分别驱使推杆、定位杆相对壳体伸缩。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分体设置的门锁主体和解锁定位联动装置的方式,可将无需电连的门锁主体安装于旋转部件,需要电连的电控装置安装于固定部件上,避免导线缠绕,从而提高安全性,且定位和解锁过程通过联动组件先后联动配合,具有快速止转定位、自动解锁相联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定位、解锁于一体的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电子门锁无法安装于旋转部件上,由于电子门锁的电控部分连接有导线,当旋转部件高速转动的情况下,若将传统的电子门锁安装于旋转部件上,会使得导线发生缠绕,另一方面,也无法实现电子检测等功能,采用传统的方式在旋转部件安装门锁只能采用手动按压解锁式门锁。因此,急需一种锁止部件与控制部件分体设置、能够自动找准解锁位置定位后实现自动解锁开门的门锁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定位、解锁于一体的门锁系统,具有快速定位、自动解锁相联动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集定位、解锁于一体的门锁系统,包括有分体设置的门锁主体和解锁定位联动装置;门锁主体内转动设有锁钩,门锁主体上开设有供门钩插入的锁孔,锁钩与门钩锁止配合;
门锁主体内还设有开锁组件,开锁组件包括有滑移设于门锁主体的第一解锁块,第一解锁块与锁钩止挡配合;
解锁定位联动装置包括有壳体、驱动组件、推杆及定位杆,推杆和定位杆均滑移设于壳体,驱动组件通过联动组件分别驱使推杆、定位杆相对壳体伸缩,推杆伸出时与第一解锁块推动配合;
当定位杆伸出壳体并插入盲孔内后,联动组件带动推杆推动第一解锁块位移,使得第一解锁块远离锁钩,锁钩即可旋转从而对门钩实现解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时,将门锁主体安装于旋转部件上,将解锁定位联动装置安装于固定部件上,且门钩对应安装于旋转部件的门体上。在初始状态下(关门状态),安装于门体上的门钩插入于锁孔内,与锁钩锁止配合,且旋转部件持续旋转,当需要对门体解锁时,驱动组件驱使定位杆向壳体内伸出抵于旋转部件的表面,旋转部件继续转动,当定位杆对应于旋转部件的盲孔上时,即可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插接定位于盲孔内,使得旋转部件停止转动,随后驱动组件通过联动组件驱使推杆向壳体外伸出,推杆的前端推动第一解锁块向门锁主体内运动,使得第一解锁块不再对锁钩止挡配合,锁钩即可向锁孔转动实现解锁,如此,即可先后实现旋转部件的定位、解锁过程,将门锁主体与解锁定位联动装置分体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体而言,可将无需电连的门锁主体安装于旋转部件,需要电连的电控装置安装于固定部件上,避免导线缠绕,从而提高安全性,且定位和解锁过程先后联动配合,可实现快速止转、开锁。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联动组件包括有传动块,传动块一体成型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驱动电机,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齿条相啮合,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组件驱使传动块于壳体内移动;第二齿条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推杆传动配合;定位杆安装于传动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启动后,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齿条的啮合作用驱使传动块运动,从而带动定位杆运动,当传动块运动时,第二齿条也随之运动,通过第二齿条与第二传动组件的传动配合即可带动推杆运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二齿条的长度设为第一齿条的一半,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有双联齿轮、第三齿条,双联齿轮通过齿轮轴转动设于壳体内,第三齿条一体成型于推杆侧壁;双联齿轮分别与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相啮合,且第二齿条与双联齿轮之间设有一段空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贞观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贞观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4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搁架及储物柜
- 下一篇:一种激光焊接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