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电动装载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2035.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国;韩标;张云雷;易焕然;张金焕;耿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28 | 分类号: | E02F3/28;E02F9/08;E02F9/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孙永生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电动 装载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行走电机和工作电机双电机控制,中心铰接式车架结构和驾驶室侧翻系统的小型电动装载机,以提高小型电动装载机对煤矿、隧道等低矮型工况的适应性,并解决内部维修困难和集装箱运输问题。装载机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之间通过中心铰接体连接;所述中心铰接体通过与所述前车架铰接能够相对于竖轴转动;所述中心铰接体通过与所述后车架铰接能够相对于车身长度方向转动。本发明的小型电动装载机的前车架后车架能够进行上下自由摆动和左右转向,提高了小型电动装载机的转向灵活性和对路面的适应性,大幅度降低了电动装载机铰接位置高度,驾驶室整体高度下降,提高了驾驶员的工作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载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电动装载机。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自行式装卸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在道路、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装载机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与装料等作业。还可进行推运土壤、刮平地面和牵引其他机械等作业。
装载机按传动形式可分为机械传动、液力机械传动、静液压传动、电传动,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小型电动装载机的应用愈加广泛,但是目前电动装载机普遍存在着动力不足,转向不灵活,工况要求较高,对路面适应性范围小,操作步骤多,而且功能较为单一,维修困难,尤其是在小型电动装载机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心铰接式车架结构的小型电动装载机,以提高小型电动装载机对煤矿、隧道等低矮型工况的适应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电动装载机,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之间通过中心铰接体连接;
所述中心铰接体通过与所述前车架铰接相对于竖轴转动;
所述中心铰接体通过与所述后车架铰接相对于车身长度方向转动。
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本发明的小型电动装载机的前车架后车架能够进行上下自由摆动和左右转向,提高了小型电动装载机的转向灵活性和对路面的适应性,大幅度降低了电动装载机铰接位置高度,驾驶室整体高度下降,提高了驾驶员的工作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铰接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销轴孔和连接轴;
所述前车架上设有横向设置的前车架上铰接板和前车架下铰接板,所述前车架上铰接板和前车架下铰接板上下平行设置且所述前车架上铰接板和前车架下铰接板均设有相贯通的第二销轴孔;所述前车架上还设置有穿设在所述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中的中心销轴,所述中心铰接体通过所述中心销轴与所述前车架转动连接;
所述后车架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后车架前面板Ⅰ和后车架前面板Ⅱ,所述后车架前面板Ⅰ和后车架前面板Ⅱ前后平直设置平行设置且所述前车架上铰接板和前车架下铰接板均设有相贯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固定安装有套筒;
所述中心铰接体的连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套筒中,且所述连接轴的末端设置有后车架法兰,从而限制连接轴的轴向运动。
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通过第一销轴孔和连接轴,中心铰接体可以相对前车架绕竖轴转动,相对于后车架绕车身长度方向转动,从而使前车架后车架能够进行上下自由摆动和左右转向,提高了小型电动装载机的转向灵活性和对路面的适应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上套接有衬套,所述连接轴通过衬套连接在所述套筒中;
所述中心销轴上套接有中心衬套,所述中心销轴通过中心衬套连接在所述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中。
上述布置达到的效果:通过衬套和中心衬套,这样可以减少连接轴和套筒、中心销轴和销轴孔之间的磨损,当轴套或衬套磨损到一定程度进行更换,这样可以节约因更换轴或座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2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协同演练系统
- 下一篇:推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