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钢琴的弦槌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0984.6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C3/18 | 分类号: | G10C3/18;G10C3/16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650304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钢琴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钢琴的弦槌组件,具体包括:槌柄,该槌柄一端固定连接有锤头环,所述锤头环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放置槽,该放置槽开设在锤头环外侧,所述放置槽内壁固定连接有敲击块,当锤头环上放置槽内部的敲击块发生形变损伤时,可通过更换敲击块代替整体更换弦槌,方便提高弦槌的使用寿命;毛毡套,该毛毡套套设在锤头环和槌柄外部,所述毛毡套位于槌柄上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与槌柄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架,该固定架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本发明涉及钢琴弦槌技术领域。该一种立式钢琴的弦槌组件,方便减轻弦槌的初始重量,更换时可避免更换弦槌整体,方便节省维护成本,弦槌的使用寿命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琴弦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钢琴的弦槌组件。
背景技术
钢琴弦槌头称得上是钢琴的“特色”,标志与象征之所在,可以这样讲,正是由于发明了槌头以及连结槌头与琴键的装置,才使羽管键琴得以成为钢琴,早在18世纪初叶,意大利的克利斯托弗里不满足于即使当时最精良的羽管键琴也只能发出柔弱,单薄的叮铃声,因为,在羽管键琴的键上,即使施加再大的力量,也只能达到拨动一下琴弦的效果,响声微弱,嚓啦嚓啦,叮铃叮铃的羽管键琴以及同类的古钢琴的声音,不能满足音乐艺术的要求,正是克利斯托弗里划时代地应用了那时还被认为是无法实现的原理,引导他工作的目标是声音的变化层次——追求一种能通过手指击键的变化而达到力度控制的键盘弦乐器。目前钢琴中使用的弦槌的重量时保持不变的,当更换钢琴的琴弦时,需要同时更换与其相适配重量的弦槌,并且弦槌使用较久之后产生损伤及形变需要更换整个弦槌,更换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钢琴的弦槌组件,解决了目前钢琴中使用的弦槌的重量时保持不变的,当更换钢琴的琴弦时,需要同时更换与其相适配重量的弦槌,并且弦槌使用较久之后产生损伤及形变需要更换整个弦槌,更换成本较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立式钢琴的弦槌组件,具体包括:
槌柄,该槌柄一端固定连接有锤头环,所述锤头环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
放置槽,该放置槽开设在锤头环外侧,所述放置槽内壁固定连接有敲击块,当锤头环上放置槽内部的敲击块发生形变损伤时,可通过更换敲击块代替整体更换弦槌,方便提高弦槌的使用寿命;
毛毡套,该毛毡套套设在锤头环和槌柄外部,所述毛毡套位于槌柄上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与槌柄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固定架,该固定架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固定架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减震垫;
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设置在滑槽内部并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
配重块,该配重块设置在滑动装置两侧,所述配重块一端贯穿滑动装置并与滑动装置螺纹连接,设置有配重块,当更换琴弦时,可通过更换对应的配重块改变弦槌的重量,可避免更换弦槌整体,方便节省维护成本。
设置有调节装置,当槌柄在绕支点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滑动装置可在离心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带动配重块甩出至滑槽的顶部,从而改变弦槌整体的中心,使弦槌撞击到琴弦上的力度增大,方便减轻弦槌的初始重量。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通过支杆与锤头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杆设置有多组并且均匀分布在固定架外侧。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开设在锤头环上与钢琴弦接触的一侧,所述锤头环选用硬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敲击块的材质为木材,锤头环设置为金属材质,可避免弦槌长期敲击琴弦导致的形变,并且金属基底的弦槌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未经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0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