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自触发随钻成膜保质取心装置的静态混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9463.9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6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一凡;赵治宇;刘涛;朱亮宇;杨东升;谢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25/40 | 分类号: | B01F25/40;B01F25/433;B01F35/71;E21B25/08;B01F101/49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位 触发 随钻成膜 保质 装置 静态 混合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原位自触发随钻成膜保质取心装置的静态混合机构,包括成膜液释放机构和混合盘管,所述成膜液释放机构用于释放不同成膜单液到所述混合盘管中,所述混合盘管用于对不同成膜单液进行混合进行成膜液,并输出成膜液到岩石样品表面,所述成膜液释放机构和混合盘管通过多条第一输液管连通,所述混合盘管靠近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一端设置有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为圆环状螺旋型结构,所述静态混合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混合盘管、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不同第一输液管的多通连接头;能将成膜液A/B液完全混合分散,均匀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石的科学钻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原位自触发随钻成膜保质取心装置的静态混合机构。
背景技术
在钻进岩层取心及取出岩心过程中,岩心会受到井底地层水或钻井液等的污染而造成岩心原位品质、油气含量及湿度等受到影响,并且岩心取出后会由于空气、光照等影响导致微生物生存环境改变而影响科学研究;同时,岩心内部油气资源的丧失会导致资源评估失真,由此,深部岩石钻探取心的保质基本采用密闭取心技术以实现原位保质取心,即采用高分子基的密闭液,在所取岩心表面形成一层液态膜,以减少钻井液对岩心的浸染。
密闭取心技术在岩石钻探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现有岩石取心技术无法做到完全保质取心,究其原因在于传统密闭取心技术中,取心筒完全注满密闭液,由销钉固定取心筒下部的密闭活塞,钻进取心过程中,由于钻压作用,销钉被剪断,密闭液被挤出,在井底形成保护区,防止岩心被钻井液污染,这样密闭取心生成的是液态膜,无法保证岩心中成分散失;这对于探知原位环境、油气资源勘探、深地医学研究都十分不利,因此,基于原位自触发随钻成膜保质取心方法上,急需要一种能随钻在岩心表面形成固态密封膜,实时封存岩心中原始成分信息、且能将成膜液A/B液完全混合分散,均匀释放的原位自触发随钻成膜保质取心装置的静态混合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原位自触发随钻成膜保质取心装置的静态混合机构,能将成膜液A/B液完全混合分散,均匀释放,配合其它保质取心结构,随钻进取心动态过程中,成膜液在岩心表面均匀完整覆盖,并能通过交联固化作用形成一层具备高阻隔性能的固态保质密封膜,保护岩心免受钻井液污染,并防止岩心内部物质散失,使所取岩心能真实反映原位地层状态,为深部资源勘探与开发作业提供指导、为深部岩石科学、深部生物学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原位自触发随钻成膜保质取心装置的静态混合机构,包括成膜液释放机构和混合盘管,所述成膜液释放机构用于释放不同成膜单液到所述混合盘管中,所述混合盘管用于对不同成膜单液进行混合进行成膜液,并输出成膜液到岩石样品表面,所述成膜液释放机构和混合盘管通过多条第一输液管连通,所述混合盘管靠近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一端设置有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为圆环状螺旋型结构,所述静态混合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混合盘管、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不同第一输液管的多通连接头。能将成膜液A/B液完全混合分散,均匀释放,配合其它保质取心结构,随钻进取心动态过程中,在岩心表面覆盖一层具备高阻隔性能的固态保质密封膜,保护岩心免受钻井液污染,并防止岩心内部物质散失,使所取岩心能真实反映原位地层状态,为深部资源勘探与开发作业提供指导、为深部岩石科学、深部生物学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优选的,所述静态混合器环绕设置在所述混合盘管的顶部,所述混合盘管底部内环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输出成膜液的输液孔。
优选的,所述静态混合器环绕设置在所述混合盘管的底部,所述混合盘管顶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输出成膜液的输液孔。
优选的,所述成膜液释放机构包括储液盘管A和储液盘管B,分别设置一条第一输液管连通储液盘管A和储液盘管B,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两条不同第一输液管的三通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静态混合器内交错设置有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螺旋片和第二螺旋片,所述第一螺旋片和第二螺旋片的数量为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9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