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量程数字化闪烁探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8712.2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6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黑大千;汤亚军;孙爱赟;单卿;凌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兰信(南京)辐射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20 | 分类号: | G01T1/20;G01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2113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程 数字化 闪烁 探测器 | ||
本发明属于核探测技术领域,尤其为宽量程数字化闪烁探测器,针对现有的探测器大都安装拆卸操作繁琐,且散热性能不佳,长期使用易由于温度升高影响工作性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机壳、探测器主体、安装组件和散热组件,安装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卡接板、两个滑板、横板和拉板,两个固定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机壳的两侧内壁上,且探测器主体放置在两个固定板的顶部,探测器主体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卡接槽,两个卡接板分别活动卡接在对应的卡接槽内。本发明通过带动高速转动的扇叶横向移动对闪烁探测器进行高效散热,并通过卡接安装对其闪烁探测器进行固定,提升了安装效率,且便于进行拆卸,提升了维护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宽量程数字化闪烁探测器。
背景技术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线,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 20160046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宽量程数字化闪烁探测器,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探测传感器、高压调整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通讯单元,探测传感器,用于测量核辐射剂量,形成脉冲信号,将该脉冲信号传送给高压调整单元:高压调整单元,用于接收探测传感器输送的脉冲信号,对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高压调整单元传输的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该数据传输至通讯单元,通讯单元,用于接收数据处理单元输送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传输,该探测器量程范围宽,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和较好的线性度。
但现有的探测器大都安装拆卸操作繁琐,且散热性能不佳,长期使用易由于温度升高影响工作性能,因此我们提出了宽量程数字化闪烁探测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探测器大都安装拆卸操作繁琐,且散热性能不佳,长期使用易由于温度升高影响工作性能的缺点,而提出的宽量程数字化闪烁探测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宽量程数字化闪烁探测器,包括机壳、探测器主体、安装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卡接板、两个滑板、横板和拉板,两个固定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机壳的两侧内壁上,且探测器主体放置在两个固定板的顶部,探测器主体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卡接槽,两个卡接板分别活动卡接在对应的卡接槽内,且两个卡接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滑板的一侧,且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滑孔,两个滑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孔内,且两个滑板的底部均开设有方槽,所述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击有拉绳,两个拉绳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横板的顶部,且横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竖向槽,两个竖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方板,两个方板分别活动卡接在对应的方槽内,方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杆,两个拉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板的顶部,拉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方杆、电机、扇叶、移动板和框体,框体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圆柱,圆柱的一端开设有方孔,方杆滑动连接在方孔内,且圆柱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扇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且框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机壳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圆槽和两个圆孔,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圆槽内,两个圆孔内分别转动安装有横轴和丝杆,横轴和丝杆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机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且方杆的一端与横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固定安装在框体的底部,且移动板螺纹套接在丝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导向杆,所述移动板滑动套接在导向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内固定安装有挡网,机壳的另一侧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内固定安装有滤尘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兰信(南京)辐射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兰信(南京)辐射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8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