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风门旋转驱动器的轴容纳件和风门旋转驱动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58291.3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8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英希;C·格罗森巴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瑞士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F16K31/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张一舟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风门 旋转 驱动器 容纳 | ||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风门旋转驱动器的轴容纳件(10)和一种具有这种轴容纳件的风门旋转驱动器,该轴容纳件包括能够相反地且分别朝着轴(30)的方向运动的在牵拉侧和挤压侧的组件(12、14、16),其中,在所述牵拉侧和/或挤压侧,有至少两个可相互组合的组件(14、16),其中的一个组件在把所述轴容纳件固定于所述轴上时与轴表面接触,另一个组件确保能够朝着被所述轴容纳件接纳的轴的方向运动,并且其中,在牵拉侧或者挤压侧的可相互组合的组件在组合状态下围成一间隙(4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涉及一种伺服驱动机构,以及具体地涉及在建筑物中用于供暖、通风或者制冷的设备内的风门或类似物的伺服驱动机构(风门旋转驱动器)。采用风门旋转驱动器形式的伺服驱动机构本身是已知的。
背景技术
风门旋转驱动器包括:驱动机构,通常是电动机;用于传力配合地且形状配合地接触风门的轴的器具(轴容纳件);以及可选地在驱动机构与轴容纳件之间的传动装置。
轴容纳件本身是已知的,例如从US 6,505,991或者US 2009/005282 A1中已知。申请人以产品名称GS MK2提供自己的轴容纳件。
在风门旋转驱动器的轴容纳件情况下,重要的是——特别是在风门的圆形轴情况下——传力配合地且形状配合地机械地接触风门轴,该接触一方面是可承载的并且另一方面对于扭矩传递来说足够牢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轴容纳件,通过该轴容纳件能够实现特别可承载地传力配合且形状配合地固定在轴上。
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轴容纳件得以实现。该轴容纳件被指定和设计用于固定在风门或类似物——即在建筑物中用于供暖、通风或者制冷的设备内的装置——的轴上。为了固定在轴上,轴容纳件包括能够相反地运动的组件。这些组件能够相反地运动,其方式为,它们沿相反的方向能够分别朝着被轴容纳件接纳的轴的方向运动,即沿相反的方向能够分别朝着应该将轴容纳件固定于其上的轴的方向运动。为了区分,能够相反地运动的组件称为牵拉侧的组件和挤压侧的组件。所述或者每个牵拉侧的组件能够沿着第一方向朝着轴表面的方向运动。所述或者每个挤压侧的组件能够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朝着轴表面的方向运动。能够相反地运动的组件于是要么是轴容纳件的挤压侧的一部分,要么是轴容纳件的牵拉侧的一部分。
在这里提出的轴容纳件中规定,轴容纳件在牵拉侧或在挤压侧或者在牵拉侧和挤压侧具有至少两个可相互组合的组件。因此,轴容纳件在牵拉侧和/或在挤压侧至少是两部分的结构。在固定轴时,至少两个组件之一与轴表面接触。该组件称为靠近轴的组件。至少两个组件中的另一组件确保能够朝着被轴容纳件接纳的轴的方向运动并且在固定轴时与靠近轴的组件的表面接触。该另一组件称为远离轴的组件,以区别于靠近轴的组件。
对于挤压侧的两部分式设计——如在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中就是这种情况——至少两个挤压侧的组件是被称为螺栓和挤压支架的两个组件。挤压支架是靠近轴的组件,并且螺栓是远离轴的组件。在至少两个可相互组合的组件中,一个组件(远离轴的组件;在挤压侧例如为螺栓)确保能够朝着被轴容纳件接纳的轴的方向运动,另一个组件(靠近轴的组件;在挤压侧例如为挤压支架)在把轴容纳件固定于相应的轴上时参与借助轴容纳件对轴的形状配合和传力配合的固定。所述后一个组件仅仅参与这种固定,因为该组件本身是轴容纳件的挤压侧的或者牵拉侧的一部分,并且实际的固定是在牵拉侧和挤压侧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在此提出的轴容纳件的一个特殊性在于,(在牵拉侧或挤压侧的)至少两个可相互组合的组件(远离轴的组件、靠近轴的组件)在组合状态下围成一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瑞士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瑞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8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