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平台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6793.2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9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宋岩;周峰;岳亮;张大卫;李旻海;张振华;龙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姚维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桂园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平台 地下 车库 通风 系统 设计 方法 相关 设备 | ||
1.一种基于BIM平台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IM平台包括设有模型识别模块、风量计算模块、智能匹配模块和智能布置模块的BIM辅助设计装置,所述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包括:
加载地下车库的建筑结构BIM模型;
运行所述BIM辅助设计装置,并调用所述模型识别模块识别所述建筑结构BIM模型中防烟分区的建筑结构设计信息;
基于所述建筑结构设计信息,利用所述风量计算模块计算所述防烟分区的风量信息;
利用所述智能匹配模块和所述智能布置模块,根据所述风量信息选取对应的组件进行通风路线的布置,生成地下车库通风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平台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所述模型识别模块识别所述建筑结构BIM模型中防烟分区的建筑结构设计信息包括:
调用所述模型识别模块提取所述建筑结构BIM模型中的BIM构件信息,其中,所述BIM构件信息包括所述建筑结构BIM模型中各个BIM构件的编码信息、参数信息和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编码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识别所述地下车库的建筑结构设计信息,其中,所述建筑结构设计信息包括所述地下车库的建筑设计信息和结构设计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平台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建筑结构设计信息,利用所述风量计算模块计算所述防烟分区的风量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建筑结构设计信息中防烟分区的面积和净高;
根据所述防烟分区的面积和净高,利用所述风量计算模块计算所述防烟分区的消防排烟量和平时排风量;
参照预置通风规范和标准,调整所述消防排烟量和平时排风量,得到所述防烟分区的风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平台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防烟分区的面积和净高,利用所述风量计算模块计算所述防烟分区的消防排烟量和平时排风量包括:
根据所述防烟分区的净高,参照地下车库的预置排烟量标准,确定所述防烟分区的消防排烟量;
判断所述防烟分区的净高是否小于预置高度阈值;
若是,则根据所述防烟分区的面积和净高,采用预置排风量公式,计算所述防烟分区的平时排风量;
若否,则根据所述防烟分区的面积和所述高度阈值,采用所述排风量公式,计算所述防烟分区的平时排风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平台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载地下车库的建筑结构BIM模型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置的通风组件设计规范,在所述BIM平台上,配置用于所述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的多个类型的组件,并采用所述多个类型的组件构建组件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平台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智能匹配模块和所述智能布置模块,根据所述风量信息选取对应的组件进行通风路线的布置,生成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包括:
利用所述智能匹配模块,按照预置车库通风管道路线布置原则,在所述组件库中选取适用于所述风量信息的预置布管线路形状,并根据所述布管线路形状选取对应的组件;
利用所述智能布置模块,在所述建筑结构BIM模型中筛选符合所述布管线路形状的通风线路部署选取到的组件,生成地下车库通风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IM平台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智能布置模块,在所述建筑结构BIM模型中筛选符合所述布管线路形状的通风线路部署选取到的组件,生成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包括:
按照预置车库通风管道路线布置原则,利用所述智能布置模块将所述建筑结构BIM模型划分为具有优先级顺序的多个布置区域,其中,所述多个布置区域至少包括风机房区域、车位区域和车道区域;
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风机房区域、所述车位区域和所述车道区域上筛选符合所述布管线路形状的通风线路,并在所述通风路线上部署选取到的组件,生成地下车库通风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67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