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向均匀加载预应力和竖向加载稳定应力的试件制作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56616.4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5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竹;冯国瑞;马敬凯;戚庭野;白锦文;郭军;崔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均匀 加载 预应力 竖向 稳定 应力 制作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向均匀加载预应力和竖向加载稳定应力的试件制作模具及其使用方法。该试件模具包括一个模具盖板,两瓣侧模具,一个模具底座,三个圆弧形可压缩垫块,三条喉箍,若干感压纸和若干不同质量的配重块。通过本发明,确保在试样成型过程中受到环向均匀预应力和竖向稳定压力的作用,再现实际地质工程中原位岩体所处的地应力环境的应力状态以及其在成岩过程中所受到的地应力作用效果。在确保试样能够深度还原其成岩过程中地应力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再研究人类工程开挖活动形成的二次扰动对其破坏的影响规律,如此方可能保证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块体岩石和注浆材料组合成岩圆柱试件制作,具体涉及一种环向均匀加载预应力和竖向加载稳定应力的试件制作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成岩作用是指在一定压力、温度的影响下,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成岩作用多发生在地下几千米以内的地质环境中,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新矿物的生长。其中,煤岩赋存在地下几百米甚至几千米处,在其成岩过程中不仅要承受上覆岩层的垂直应力,还要受周围岩体的水平应力。
众所周知,在煤矿开采领域,注浆加固围岩、注浆加固煤柱以及充填开采技术都是为了保证围岩或者煤柱的稳定性,安全高效的将煤炭资源开采出来,为研究注浆加固效果和充填效果,实验室通常用注浆材料浇筑模具,制备试样,进而研究注浆材料试样的力学特性。然而在制备试样的过程中,忽略了工程实际中注浆材料和岩体的组合成岩过程,以及成岩过程中的组合岩体所承受的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作用。环向均匀加载预应力和竖向加载稳定应力的试件模具是一种实验室内浇筑试样的辅助工具,它可以模拟块体岩石和水泥砂浆组合成岩过程中受到的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使得制备出来的圆柱试样能够经受其成岩过程所承受的地应力,使其更加接近实际状态下组合岩体的受力状态,如此方可确保后续实验室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可信,有效地消除试验误差。
中国专利申请CN201922317230.1公开了一种制备含轴向裂隙的圆柱状试样的模具,该发明在浇筑试件前,将3D打印机打印的插片放置于模具内,再用水泥砂浆浇筑试件,从而可以直接制取含预制裂隙的圆柱状试样,无需经由钻样机钻去芯样。但是该模具并没有考虑到水泥沙浆与岩体的组合成岩过程,亦没有考虑到试样成岩过程中所受的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作用。
中国专利申请CN201920769941.X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三轴压缩试验试样的成型模具,该专利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试样模具、支撑在底座上且用于固定试样模具的压紧机构和与所述试样模具配合的顶出杆,将制样与脱模功能集于一体。该模具虽然顶部有压紧机构以及侧向有约束模具的卡箍,但是顶部的压紧机构和卡箍只是起到了固定侧模具的作用,并没有主动给试样施加垂直应力和环向应力,即并未能够实现试件在固结及其成岩过程中地应力的有效施加。
综上可知,现存的制备圆柱状试样的模具和工具中,均不能实现组合成岩过程中施加岩石所受的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的效果,导致浇筑出来的试样及其固结过程均处于无围压状态,这与地下岩石在成岩过程中所经受的不同大小的垂直应力及水平应力存在本质区别,这将会对后期研究因人类采掘活动而引起的岩石的二次破坏规律造成显著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环向均匀加载预应力和竖向加载稳定应力的试件制作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便于广泛推广。
本发明通过环向设置喉箍,竖向设置盖板和配重块,确保制样过程中试样受到环向均匀预应力和竖向稳定压力,使制备得到的试样更加接近工程实际的天然应力状态,制样过程考虑了试样组合成岩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能保证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6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