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机房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6481.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0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蔡立;彭卫文;辜翌;陈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恩杰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58;F24F11/64;F24F11/72;F24F11/89;F24F110/10;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王明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桐梓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机房 智能 节能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站机房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基站机房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包括机房、安装于机房内的多台空调以及对应每一台空调的空调控制板、进风机、管道排风机、室内温度探测器和室外温度探测器以及设于机房内的主控板和蓄冷装置,其中:所述蓄冷装置包括蓄冷剂、蓄冷剂储存箱、液压泵、蓄冷管和散热管,蓄冷管设于每一台空调的出风口,散热管设于进风机的出风口。本发明利用主控板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控制空调与风机进行协调工作,减少空调运行时间,实现节能的目的耗;同时还设计有蓄冷装置,将空调启动时间段的冷能进行储存,用于风机接管空调工作时由进风机将冷能吹出,使风机具有一定的制冷功能,能源利用率高,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耗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机房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全国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通信企业设备运行的耗电量已经成为不断增加的重要成本。据统计,在国内各大电信运营商的能源消耗中,电力消耗大约占80%以上。而在电力消耗中,基站/机房耗电大约占70%以上,在数量众多的基站/机房、模块局中,空调用电量基本占基站/机房或模块局用电量的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60%以上。
造成基站/机房空调耗能过高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基站/机房空调系统的设计及选型中,空调的运行方式均按最大负荷设定,而在实际运行中,基站/机房热负荷随外界环境如昼夜温差、季节变换等因数的影响存在比较大的波动,最小时甚至还不到设计负荷的10%,也就是说基站/机房在大多数时间里并不是处在最大负荷状态下。人工设定空调运行参数的方法不能实时跟踪基站/机房温度的变化而调整空调运行方式,存在很大的能源浪费现象。
二是基站/机房内真正需要制冷的是基站/机房设备和蓄电池,让空调冷气充满整个基站/机房,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因此,如何合理降低空调能耗节约能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机房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基站机房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包括机房、安装于机房内的多台空调以及对应每一台空调的空调控制板、进风机、管道排风机、室内温度探测器和室外温度探测器以及设于机房内的主控板和蓄冷装置,其中:所述进风机通过进风管连接机房的进风口;所述管道排风机设于所述机房的侧壁;所述室内温度探测器、室外温度探测器分别设于所述机房的室内和室外;所述室内温度探测器、室外温度探测器、进风机、管道排风机和每一空调控制板均电信号连接所述主控板;所述蓄冷装置包括蓄冷剂、蓄冷剂储存箱、液压泵、蓄冷管和散热管,蓄冷管设于每一台空调的出风口,散热管设于所述进风机的出风口,所述蓄冷管、散热管、液压泵通过保温管串接后连接所述蓄冷剂储存箱,所述蓄冷剂设于所述蓄冷剂储存箱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站机房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蓄冷管与散热管之间还设有截流管,所述截流管的另一端连接蓄冷剂储存箱,所述截流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且保温管位于截流管靠近所述蓄冷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站机房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电信号连接所述主控板。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站机房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通过RS-485串行总线连接三相电能表,用于对机房耗电量的监控。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站机房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还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基站监测数据平台以及连接第三方能耗监控平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站机房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恩杰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恩杰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6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