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除尘装置及隧道除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1703.0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利;杜启鑫;许艳霞;郑贵宇;李博;杜海龙;包岩松;艾瑞峰;卢学云;王邦胜;赵世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所;天津纳丝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1/08;E21F5/20;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0008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除尘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隧道除尘装置及隧道除尘方法,其中隧道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吹风模块及吸尘模块,所述吸尘模块连接有除尘组件;所述吹风模块设置在所述吸尘模块的两侧,用于构成所述吸尘模块两侧的风屏,所述吸尘模块用于抽吸所述吹风模块之间含有扬尘的空气,并经过所述除尘组件除尘过滤;所述壳体安装在行走装置上,所述行走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壳体在隧道中移动。通过本申请中的隧道除尘装置,能够使行走装置带动壳体在隧道中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吹风模块将隧道中的灰尘吹起,并形成两道风屏,有效提高灰尘的捕捉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除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除尘装置和隧道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以及建成后的使用中,会由于施工或者外部吹入聚集过量的粉尘,不但会影响司机嘹望、危害人员健康,还会引起设备故障频发,因此,隧道除尘工作十分重要。
尽管配有通风系统,但通风效果往往由于隧道的纵深加大导致新风置换效果不佳。现有技术中的除尘方式主要有袋式除尘、静电除尘技术、金属微孔过滤除尘技术、旋风除尘技术、高温除尘等方式。大多数除尘设备和技术是应用在煤矿、矿山、电厂等领域,专门针对隧道除尘的技术和设备相对较少。
在申请号为2014207926783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除尘装置,通过干式除尘的袋式集尘技术以及吹吸技术,通过吸尘模块将前方、底部和两侧吹起的灰尘吸入过滤器,过滤后的空气由排风口排出,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但是在该专利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对外部灰尘喷吹后,灰尘的无规则扩散,影响吸尘模块对灰尘的抽吸效果。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除尘装置及隧道除尘方法,该隧道除尘装置及隧道除尘方法能够构成两道风屏,限制了隧道灰尘的无规则扩散,有效改善了现有隧道除尘的除尘工况,提高除尘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吹风模块及吸尘模块,所述吸尘模块连接有除尘组件;
所述吹风模块设置在所述吸尘模块的两侧,用于构成所述吸尘模块两侧的风屏,所述吸尘模块用于抽吸所述吹风模块之间含有扬尘的空气,并经过所述除尘组件除尘过滤;
所述壳体安装在行走装置上,所述行走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壳体在隧道中移动。
通过本申请中的隧道除尘装置,能够使行走装置带动壳体在隧道中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吹风模块将隧道中的灰尘吹起,并形成两道风屏,有效提高灰尘的捕捉效果。
在行走过程中,吸尘模块能够有效地对含有灰尘的空气进行抽吸,并通过连接在吸尘模块上的除尘组件对灰尘进行拦截过滤,使隧道除尘装置能够更加充分地对灰尘进行收集,改善隧道中的环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分体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壳体上均设置有一组所述吹风模块及一组所述吸尘模块,所述吹风模块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壳体的端部,两个所述壳体镜像对称,使两组所述吹风模块设置在两组所述吸尘模块的两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吹风模块均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鼓风机以及开设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鼓风机出风口连通的吹风口,所述吹风口及所述鼓风机均包括多个。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吹风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顶部吹风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侧部的侧部吹风口,所述侧部吹风口包括第一侧部吹风口以及第二侧部吹风口,所述顶部吹风口、所述第一侧部吹风口以及所述第二侧部吹风口同时吹风能够构成所述吸尘模块两侧的风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引风机,以及开设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多个吸风口,所述引风机与所述吸风口一一对应,所述吸风口与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所;天津纳丝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所;天津纳丝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1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