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调控取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1414.0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5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程文杰;穆磊;许永松;王孟静;郭雷辰;范文吉;武永昭;马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7/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10120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调控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组合式调控取栓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输送单元,包括外管、内管、控制芯丝和导向弹簧;内管穿设在外管内,近端与控制单元相连接,配置为在控制单元的调节下实现在外管内滑动;控制芯丝穿设在内管内,近端与控制单元相连接,配置为在控制单元的调节下实现在内管内滑动;收集网篮,近端与外管的远端固定连接;可调控网球,近端与内管的远端固定连接,远端与导向弹簧的近端相连接;控制芯丝穿设在可调控网球内,远端与导向弹簧的近端固定连接。在使用时,通过旋转或推拉调节按钮调节内管从而实现可调控网球的位置调节,同时调节控制芯丝从而实现可调控网球在穿过病变部位后膨胀打开,从而实现对血栓的捕获并随装置取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调控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和出血性卒中(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成本高等特点。中国已经是全球卒中的第一大国。中国卒中疾病负担有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并呈现出年轻化、易复发、多发病、常见病等趋势。
急性缺血性中风(AIS)的第一批治疗方法是静脉(IV)注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进行溶栓,治疗结果表明,尽管症状性脑出血(sICH)的发生率略有增加,但在症状出现后3小时内静脉注射tPA可改善3个月时的功能独立性。然而,通过溶栓实现大血管闭塞再通的成功率很低,这就促使了机械血栓切除术的发展,并涌现了一大批取血栓装置。
然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取血栓装置都是通过支架嵌入血栓,然后将支架和血栓一起取出体外,例如美敦力的Solitaire取栓支架,强生的分段式取栓支架Embotrap系列支架和Rapid Medical的可调控Tigertriever支架等。一方面,这些支架在嵌入血栓的过程中,血栓容易破碎,从而导致血栓碎块逃逸,随血液流动到血管远端,形成新的血栓;另一方面,Solitaire和Embotrap支架为激光雕刻自膨式支架,在取栓过程中,极易对血管壁造成损伤。此外,激光雕刻自膨式支架的嵌入血栓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立即将血栓取出体外,增加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风险;而Tigertriever支架虽为编织可调控支架,但由于其调控操作简单,缺乏精准尺寸调控功能,容易造成支架尺寸调控过度,支架尺寸远大于预期血管时,将导致血管严重损伤,带来出血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调控取栓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调控取栓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
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外管、内管、控制芯丝和导向弹簧;所述内管穿设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的近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内管配置为在所述控制单元的调节下实现在所述外管内滑动;所述控制芯丝穿设在所述内管内,所述控制芯丝的近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控制芯丝配置为在所述控制单元的调节下实现在所述内管内滑动;
收集网篮,所述收集网篮的近端与所述外管的远端固定连接;
可调控网球,所述可调控网球的近端与所述内管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可调控网球的远端与所述导向弹簧的近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丝穿设在所述可调控网球内,并且所述控制芯丝的远端与所述导向弹簧的近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可调控网球在所述控制芯丝的作用下实现膨胀或收缩。
在一些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外壳和滑动机构;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调节按钮。
在一些方案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尺度标记,所述尺度标记用于显示所述调节按钮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方案中,所述滑动机构为直连机构、螺旋机构、齿轮齿条机构、棘轮机构或连杆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14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