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式商用混凝土构件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1034.7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婕妤;宋广伟;李汉宇;孟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亿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06 | 分类号: | B28C5/06;B28B1/093;B28B13/02;B28B17/00;F16F15/023;F16F15/0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唐海泉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商用 混凝土 构件 成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式商用混凝土构件成型装置,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三组传输带,三组所述传输带上设置有识别电路和振捣机构,三组传输带的一边设置有混凝土浇注机构,三组传输带下方设置有传输带支架和阻尼减震器,所述识别电路对模具的型号进行识别,混凝土浇注机构往模具内填充混凝土,振捣机构使混凝土内的气泡排出,本发明对不同型号模具进行识别以及生产装置无法进行多样化生产,利用虹吸原理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使混凝土的质以及浇注密度地更加均匀,使用多个振捣棒同时工作,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振捣时间,使用橡胶囊的弹性与非牛顿流体的物理性质对传输带进行减震,达到缓冲吸振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式商用混凝土构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的混凝土构件是现代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不同的施工环境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构件不相同,区别他们等级的因素包含表面质量和强度,目前国内外在使用的混凝土构件预制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诸如一套装置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型号单一,无法实现混凝土构件多样化生产;混凝土在静置后会出现石子会往下沉积,最上层出现浆化的现象,所以不论在混凝土运输还是使用过程中将混凝土进行适当的搅拌,现在混凝土搅拌装置多采用平层桨板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无法将将底部沉积的石子翻到上层,这便无法保证先后浇注出的混凝土构件密度一致;浇注完成的混凝土构件中存在气泡或者空腔,这些气泡或空腔成为混凝土构件的薄弱处,影响构件的强度,必须使用振捣装置将气泡排出,这一操作往往由人工来完成,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式商用混凝土构件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式商用混凝土构件成型装置,包括三组传输带,三组所述传输带上设置有识别电路和振捣机构,三组传输带的一边设置有混凝土浇注机构,三组传输带下方设置有传输带支架和阻尼减震器,所述识别电路对模具的型号进行识别,混凝土浇注机构往模具内填充混凝土,振捣机构使混凝土内的气泡排出。
进一步的,三组所述传输带包括第一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安装在传输带支架上,所述识别电路包括导电滚子,所述导电滚子设置在第一传输带的中部,第一传输带的上方对应导电滚子处设置有电丝支架,所述电丝支架上密布有导电丝,每个所述导电丝的一端与导电滚子接触,每个导电丝与导电滚子形成一个电路,每个所述电路与控制系统连接。
导电丝悬挂在电丝支架上,每个导电丝之间互不接触,混凝土模具从第一传输带上流过,穿过导电丝组成的帘幕,导电丝被模具顶起,脱离与导电滚子的接触,电路被阻断,混凝土模具经过导电丝的帘幕后,导电丝落下,再次与导电滚子接触,电路接通,控制系统通过分析每个导电丝电路通断的情况以及间隔时间,判断模具的轮廓形状,导电丝越密集,控制系统的分析结果越准确,该环节为后续的浇注以及振捣环节提供模具型号信息,利用电路的通断实现了对不同型号模具的识别,解决了生产装置无法进行多样化生产的问题。
进一步的,三组所述传输带包括第二传输带,所述第二传输带设置在传输带支架上,所述混凝土浇注机构包括搅拌桶、搅拌组件和浇注组件,所述搅拌桶设置在第二传输带的一侧,第二传输带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搅拌桶内,所述浇注组件设置在搅拌桶外,红外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模具流过,将第二传输带停下,往模具内浇注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搅拌桶的顶部,水泵的抽水口处安装有抽水管,水泵的排水口处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中部连接有虹吸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亿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亿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1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