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闹钟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49393.9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6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451 | 分类号: | H04M1/72451;H04M1/72412;H04W4/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2 | 代理人: | 戎郑华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闹钟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车辆 存储 介质 程序 产品 | ||
本公开提供一种闹钟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车辆确认进入目标车辆的用户;获取用户在对应的移动终端上设置的闹钟事件,在确认到进入目标车辆内部后,接管用户关联的移动终端上设置的闹钟事件;在检测到目标车辆开启休息模式的情况下,根据闹钟事件,创建基于目标车辆的输出设备的响铃任务,接管用户关联的移动终端上的闹钟任务;根据响铃任务,执行对用户进行响铃提醒的响铃操作,目标车辆接管闹钟事件并执行响铃操作,提升智能座舱的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闹钟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的汽车拥有量快速增加,汽车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人车交互是用户体验的核心,传统汽车座舱功能区布局碎片化、信息过载造成了人车交互的障碍,导致将汽车本身作为交互入口的价值被低估,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开始向车内转移,产生了智能座舱,智能座舱能够通过各种智能化手段满足不同人在车内的不同需求,将带来更为智能、安全的交互体验,同时也是高级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等新时代技术的关键接口。
目前,用户在智能座舱内休息时,会在手机设置一个闹钟,提醒自己休息结束。但手机被放在包内或者被压住时,手机闹铃声用户无法听到;智能座舱上没有闹钟提醒功能,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闹钟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目标车辆的智能座舱内部增设闹钟提醒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闹钟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目标车辆,包括:
确认进入所述目标车辆的用户;
获取所述用户在对应的移动终端上设置的闹钟事件;
在检测到目标车辆开启休息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闹钟事件,创建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输出设备的响铃任务;
根据所述响铃任务,执行对所述用户进行响铃提醒的响铃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闹钟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确认模块,用于确认进入所述目标车辆的用户;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对应的移动终端上设置的闹钟事件;
创建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目标车辆开启休息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闹钟事件,创建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输出设备的响铃任务;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响铃任务,执行对所述用户进行响铃提醒的响铃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闹钟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确认模块,用于确认进入所述目标车辆的用户;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对应的移动终端上设置的闹钟事件;
创建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目标车辆开启休息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闹钟事件,创建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输出设备的响铃任务;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响铃任务,执行对所述用户进行响铃提醒的响铃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设置于车辆本体上的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93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